返回 1635汉风再起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五章 泰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在日常庶务之余,却喜欢捣鼓一些机器,还经常晓谕辖下官员和百姓,积极主动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响应内阁工部号召,多做发明创造,改善民生。

    众所周知,汉洲西南地区已经成为齐国最主要的谷物粮食生产基地之一,每年除了维持本地区和西部总管区十余个沿海城镇的粮食供应外,还为建业府提供数千吨优质小麦,满足当地的谷物类食品需求。

    因而,鉴于泰安县巨大的小麦产量,每年的收获季节都会囿于谷粒和谷壳分离,需要耗费大量人力,依靠自然风来进行人工扬场。这位知县大人见此情形,硬是组织了数十名工匠,开发设计了一种扬谷机。

    扬谷机是一种简单的手摇机器,它能够产生人造风,使农人可以在任何天气情况下进行风选,将谷粒从谷壳(以及其他不需要的残渣)中分离出来。

    农人以稳定的速度转动手柄,使得机器内部的风扇得以旋转并产生一股气流,这股气流直接穿过一个狭窄的水平导管。一旦风速足够,农人就会向机器中的盛世场景,必将在我齐国得以实现。

    在经过数日的研究和改进,一架以畜力为动力输出的脱粒机粗粗研制成功,在一头骡子的牵引下,这台脱粒机可以做到每小时完成三百公斤左右的谷物加工,使得效率较此前使用石磙脱粒,效率足足提升了五倍之多。该机器的发明,比后世英国人安德鲁·米克尔研制的谷物脱粒机足足提前了一百二十年。

    “这个机器部件若是全部都采用铁件制作,估计可以更加经久耐用一些。”王忠毅拍了拍机器的木质输料口,“另外,这其中部分传动装置,若再增加一些钢铁齿轮,想必会省力得多。”

    “大人,我们这里每月分到的钢铁数量虽然不多,但匀些过来,也是可以做到的。”一名官员笑着说道:“不过,你所说的传动钢铁齿轮,恐怕一时间不好弄来。那需要从北边的建业府那边专门定制,方能有一定的数量供应给我们。”

    “什么东西都要从建业府那边运来,太耽误事了。”王忠毅要摇头说道:“要是我们西南地区也建一座钢铁厂,然后再引一些铁器加工厂,或者五金厂来此,岂不是能更好地促进我们西南地区的发展。”

    “大人,虽然在距离我泰安县数十里的地方发现了铁矿,但工部或许不会同意我们在此建设一座钢铁厂。”那名官员苦笑着说道:“因为,我们这里缺乏炼铁冶钢所必备的煤炭。……听说,工部属意在南都(今澳洲墨尔本市)兴建一座钢铁厂,他们那里发现了煤矿。”

    “……呵呵,话说,南都的运气还真好。前脚刚发现了金矿,后脚又发现了煤矿。如今,还要兴建我齐国第三座钢铁基地。也许,要不了数年时间,这南都就此大兴了!”

    “是呀,人家地理资源条件确实比我们泰安要好。更为难得是,以南都为核心的汉南地区行署大总管,可是由去年才从内阁副总理退下来的沈大人(原内阁副总理,吏部尚书沈成安)担当。如此一来,这南都有资源,又有人脉,因势发展起来,那也是顺理成章之事。”那名官员不无羡慕地说道。

    “那可未必。”王忠毅瞥了一眼这名官员,“发展,更多依靠的是活人,更是一地官民同心协力之奋斗,可不是一堆死物的所谓资源。”

    /48/48706/13900457

第二九五章 泰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