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讽刺小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第四起案件,苏采苓的话中也暗示了她早在苏公馆案子的时候就看穿了乔川是个无能的侦探,推理错误,沽名钓誉。卞小山的话则是暗示苏采苓已经把她看穿的乔川的失败告诉给了他。
所以这一次苏采苓跟卞小山的计划里也把实力不济的乔川纳入进来,他们本以为这一次乔川会继续充当一个被他们摆布的棋子,根本无法看穿他们的计谋,最后只能登报认输。
只可惜,乔川再错了三次之后,居然在第四次开窍,终于对了一回。
乔川这样写,其实就是在自嘲。他想要告诉读者,现实中在尚城的四个案子,他错了三回,第四次纵然是对了,算是取得了一点点胜利,但是也无法挽回已经铸成的大错。
也许,乔川笔下的卢昶是他理想中的自己,这本虚构的笔记小说不单单要承担乔川揭露历史罪案真相,表达忏悔的任务,他还寄托着乔川美好而永远不可能达成的心愿——他希望自己是卢昶,一个从未犯错,立场坚定,聪明睿智,前途光明,有理想有报复的人。
易文翰和吉时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乔川是如何意识到自己推理错误的呢?到底是什么契机,让他后知后觉,自己错怪了傅琛?
也许答案就在这笔记的最后一起案件之中,在这虚构故事指向的真实历史之中。
易文翰一边阅读,一边提取摩斯密码,这一次用作字符和单词之间间隔的三点和七点,乔川也用了特别的暗示:
在推理之前,乔川就特意指出,卢昶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所以卢昶代表三点的字符间隔,他一说话,就代表一个字符结束,下面是另一个字符。
崔馆长特意指出,博物馆里丢失的文物有七件,所以崔馆长代表的是单词之间的间隔七点,崔馆长一说话,代表一个单词的完结。
因为有了之前三次的经验,易文翰都不用对照密码表,轻车熟路,很快便得出了结果:1935,ParamountHall,Reporter.
又是百乐门发生的案件!1935年,记者。莫非这个记者就是廖琨?
这一次,不必去找孙教授,也不必去找那个出卖他们外泄笔记复印件的报社社长刘非,找这些人效率都不高。反正现在他们跟傅熙?粗?湟丫?压叵蹈?逼屏耍??蝗缇腿フ腋滴?础
以傅熙?吹哪芰Γ?榈?935年百乐门发生的有关记者的案件,轻而易举。
打定主意,易文翰拨通了傅熙?吹牡缁啊
第十八章 讽刺小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