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他是我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酸菜篓子,其实就是酸菜馅的包子,只不过这包子皮不是白面做的,而是玉米面的。
做菜篓子,一般是不放肉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吃不起。
但徐长林家,肉不用买。
所以,徐宝山小的时候,只在徐长林家吃过有肉的酸菜篓子。
这对当时的徐宝山而言,那是他吃过最好的东西。
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哪怕家里的条件已经很好,包酸菜篓子也能当肉了,但徐宝山怎么吃,都没有徐长林老伴儿做的酸菜篓子好。
那些年,徐宝山始终盼望着能去徐长林家,再吃一顿酸菜篓子。
这种盼望一直持续到工作,徐宝山被分配到林场的第一天,就带着礼品去了徐长林家。
侄子突然来访,倒是让老两口都挺吃惊的,但看徐宝山带的丰厚礼品,老太太就说这孩子有情有义。
眼看着要到饭口了,老太太也客气一句,问徐宝山想吃什么,婶给你做。
徐宝山二话不说,就点了酸菜篓子。
正好老太太头一天发的面,原打算是蒸窝头的,一听徐宝山要吃酸菜篓子,当即就命徐长林去捞酸菜。
那时的徐长林还能上山,家里不但有野猪肉,还有黑瞎子油。
一想到徐宝山给自己带的礼品,老太太一激动,手一抖,油放多了。
黑瞎子油,本来就香,那酸菜篓子蒸出来,油脂渗到苞米面皮里,别提多香了。
这一顿酸菜篓子,让徐宝山找回了童年的记忆。
从那天起。徐宝山就时不时地带着礼品登门……蹭饭。
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一长,老头和老太太就反应过味儿了,这年头,亲侄子也没有这么孝敬叔的。
而且这徐宝山每年十一月份开始来,一直来到第二年清明。
要知道,隔年的酸菜,只能吃到清明。过了清明,那酸菜就不能吃了。
再想到,徐宝山每次来家里,都点酸菜篓子,二老就明白了。
从那以后,只要徐宝山一来。老太太不用问,就给他蒸酸菜篓子吃。
今天,徐宝山一听赵军说出徐奶、酸菜篓子这俩词,顿时就反应过来:这小祖宗是自己人啊。
然后,徐宝山又想到了,赵军是自己人的话,那赵有财就是自己人,李大勇是自己人,周建军也是自己人。
甚至就连周场长……
徐宝山越想越美,对赵军笑说:“走跟我走,我找个人带带你。”
说着,徐宝山起身就往外走,赵军忙跟了出去。
赵军跟着徐宝山出去,到了东边第三间房,推门进去就见一排排的大铁柜。
徐长林一指北边左数第二个铁皮柜。对赵军说:“这个柜子给你了。”
说着。徐宝山把柜子打开。
柜子里有一套尺杆子、号锤子,只不过这些都是旧的。
徐宝山回身,对赵军说:“这些都是老李头退休留下来的,你看你要不要吧。
赵军笑道:“要啊,怎么不要呢?我这套新的,我还舍不得使呢。”
徐宝山看了赵军一眼,心里很是满意赵军的态度。
等赵军把手里的新工具放进柜子里,然后把那套旧的拿到手中时,徐宝山伸手从柜子:“但是你记着,要赶上赵师傅打菜,你可千万别往他那窗口前排队。”
“啊?为啥呀?”赵军不解的问道。
马亮道:“那赵师傅。脾气有点怪。打多打少,全在他心意,万一瞅你不顺眼,打一勺菜给你抖上俩下子。你那一勺可就不剩啥了。”
说话间,二人进了食堂。
这时,一食堂里已经排起了三条长长的队伍。
四个窗口,三条长长的队伍,是因为在一窗口前,只排队站着七个人。
而第一个窗口里面,站的不是别人,正是赵有才。
“看见没,那就是赵师傅,别看他那儿人少,咱们也不能去他那儿排队。”马亮一边说话,一边往周围扫视着。
扫了一眼,没看到熟人,没法插队。马亮就对赵军说:“兄弟,你排二窗口,我排三窗口。要先到你了,你就喊我。让我拍你前边儿。要先到我了,我就喊你。”
赵军闻言,却对马亮说:“亮哥,我想去一窗口排着。”
马亮皱眉斜眼看着赵军,感觉这小子咋这么愣呢,自己都那么跟他说了,他竟然都听不明白。
但既然徐宝山说赵军是自己人,马亮便语重心长地对赵军说:“兄弟啊,你别看一窗口排的人少,但这才说明问题呢。你知道今天吃什么吗?”
说着,马亮往墙上一指,见在小黑板上,第一行就写着鸡肉炖土豆。
“鸡肉炖土豆啊。”马亮说:“你要是去赵师傅那儿打菜,没准一勺子下去全是土豆,连个鸡尖都没有。”
鸡尖就是鸡屁股,马亮说的倒是夸张了点。
赵军笑笑,说:“不能吧,你看那别窗口都排好几十人,那得排到什么时候啊?亮哥,你跟我走,咱们到一窗口去。”
马亮一听,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只对赵军说:“那你就去一窗口排着吧,一会儿我打完了菜,我去找你。”
说着,马亮拿着饭盒就往二窗口跑。
&
第二百零四.他是我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