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府兵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日后,登州城北校场。
经过严苛的筛选,共有七千九百余名青壮通过了第二轮考验,此时已经集结于校场之内。
没过多久,李从燕率领三百新军将士来到校场内,三百名完全就是九牛一毛,即便是小世家也是一样,不会为了一百亩耕地让自家子弟投军的。
李从燕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应该是这些小世家想在自己身上投注,甚至这些世家子弟有可能是偷跑出来的,毕竟此时民间尚武之风盛行。
“看来这些小世家都是闲不住,想要折腾一番的主。”
李从燕询问道:“哪几个是小世家的子弟?”
“李偲烨,蓬莱县李家子弟,是李家三房的庶子。”
“还有一个叫陈授,是黄县陈家的嫡长子。”
“剩下几个也都是蓬莱县和黄县人,不过家势更小。众人也隐隐以李偲烨、陈授二人为首。”
李从燕点了点头,蓬莱县李家和黄县陈家自己都听闻过,都是当地的世家望族,不过与登州一些真正的大世家相比,就差得很远了,都是一些没有什么底蕴的小世家。
“看来这两家想在我这里投注,想试试能否壮大门楣?不过陈家下的注也太大了,竟然派来了一个嫡长子?”
李从燕在刚到登州的时候就已经摸查过各地世家的情况,对于蓬莱李家、黄县陈家有所了解。只不过这两家的态度让李从燕有些意外,没想到会主动靠上来。
想了一会儿,李从燕吩咐道:“此二人重点关注一下,如果能够通过第三轮筛选,便给他们安排个职务。这两家日后也许能够派上用场。”
“喏!”
一个多时辰之后,第三轮筛选结束。
包括李偲烨和陈授在内的四千名青壮脱颖而出,其余三千余名青壮虽然没有入选新军,但是这些青壮也都是好苗子,放在别的藩镇都是一等一的好兵,李从燕自然不会就此放手。
点将台上,李从燕身着明光甲,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在台下数千人的眼中如同天兵天将一般,顿时点燃了众人心中的火焰。
李从燕当即进行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将新军定位在保国安民、捍卫华夏这八个字上,直接与各地节度使手中的旧军区别开来。
“本刺史此番筹建的兵马乃是新军,何为新军?保境安民、捍卫华夏,能做到这八个字,便是新军!”
“从今以后,尔等要与各节度使麾下的兵马划清界限,你们不是耀武扬威、鱼肉百姓的兵痞,也不是圆滑如油、阿谀奉承的兵油,更不是杀良冒功、目无法纪的兵匪!你们,是我李从燕的臂膀,是我李从燕的同袍!”
最后,李从燕在心中吼道:“你们,将与我一道,平定华夏,再造大唐!”
虽然此时台下数千青壮还听不太明白,对于李从燕的期望更是一知半解,但是也隐隐意识到,自己所在的这支新军与众不同,与那些节度使兵马是不一样的。至于是哪里不同,时间会说明一切。
“司兵参军何在?”
徐晖叉手应诺。
“将四千新军带入军营之中,十日之内完成整编,开始操练!”
“喏!”
“司法参军何在?”
汪勇叉手应诺。
李从燕指着台下的三千多名落选青壮,对汪勇说道:“这些青壮虽然未能入选新军,但也是一等一的好苗子,你将这三千余名青壮进行整编,全部补充为各地巡城弓兵及衙役。”
“喏!”
那三千多落选青壮开始还心情低落,此时猛然听到刺史大人要将自己整编为巡城弓兵,顿时欣喜若狂。
巡城弓兵虽然不会有一百亩耕地和丰厚的军饷等待遇,但是也有一份稳定的薪俸,这下便可以脱离原来的贫苦生活,也算是有了一个好的结局。
忽然不知道是何人带头,数名青壮纷纷高呼万岁,整个校场为之震动。
徐晖、汪勇等几人微微变色,但随即平复如初,看向李从燕的眼神很是仰望。。
李从燕面色沉稳,泰然自若的接受数千人的欢呼,心中却是在想着另一件事:钱!
经过这次大募兵,从刘瑜等人家中抄来的钱财怕是要见底了,养活数千兵马的开销是惊人的,李从燕要开始思考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了。
&nb
第九章 新府兵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