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暴自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九月,洛阳城。

    冯道将天策府送来的和谈协议呈了上来,石敬瑭看过之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脸色非常的难看,即便冯道久经官场,见了也不免心中畏惧。

    此时晋军全面溃败,杜重威、刘知远两员大将相继战死,对于伪晋朝廷来说是足以致命的打击。各地藩镇闻讯后纷纷驱逐伪晋官吏,不少的藩镇节度使都公开发布檄文,宣布独立而脱离伪晋的统治。

    一封封加急的奏疏已经堆满了石敬瑭的书案,让这个乱世奸雄也无能为力,整日只是对着堆积如山的奏疏发呆,根本没有挽回的余地。

    这一日,冯道又接到彰义节度使、静难节度使发布的自治榜文,心情沉重的来到宫中,准备向石敬瑭禀报一番。

    现在朝中的文武大臣缺额严重,十之三四都已经弃官而走,整个朝廷的运转几乎陷入了停顿之中,这样的局面让冯道也有些力不从心,甚至心中都已经有了退意。

    只是冯道与他人不同,毕竟自己与天策府还有这一层关系,冯道离开了洛阳城便没有别的去处,反倒不如继续坚持下来,等到有朝一日天策军真的进入洛阳城,凭借这些年来自己在洛阳城中的居中斡旋,说不定还能在将来的新朝廷中继续屹立不倒。

    这便是冯道继续坚持的原因。

    此时冯道走在宫中,两名小宦官在前面带路,走了一会儿冯道便察觉出不对。

    “这不是去勤政殿的路,二位这是带老夫去哪里?”

    一名小宦官恭敬的说道:“启禀冯相,昨夜陛下在陈妃宫中召集了十几名嫔妃,一同玩乐许久,到现在还滞留在陈妃宫中。既然冯相有要事禀报,只好请冯相随我等去陈妃宫外等候召见了。”

    冯道不由得眉头紧锁,问道:“陛下这段时间都是如此吗?”

    另一名小宦官说道:“那可不,近来陛下日日纵情酒色,夜夜笙歌不断,基本上已经不再理会什么朝政了,就连太子爷(石重贵)几次劝谏都不成!”

    冯道不由得叹息一声:“看来石敬瑭这是自暴自弃了!”

    不过想来也是,面对天策府这样强大的对手,面对即将崩溃的朝廷,任凭是谁也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正说话间,冯道便随着两名小宦官来到了陈妃宫外。一名小宦官进去禀报了一会儿,出来之后一脸纠结的说道:“冯相,陛下让冯相先回去,有什么事情冯相自己做主便好。”

    冯道哑然,现在各地藩镇相继独立,朝廷是认下了,还是集结兵马去攻打平乱,自己这个臣子怎么拿主意?

    冯道还要再问问,却见那名小宦官对着另一个同伴说道:“你快去传召,陛下要伶人和美酒。我这边还要再去召其他嫔妃过来,动作快些。”

    冯道见状也没有心思再问什么了,思索了一下,便出宫来到了石重贵的府邸。

    见面之后,冯道便将彰义节度使、静难节度使宣布独立的事情说了,然后问道:“太子,现在天策府那边咱们还没给回信,这便又不断有藩镇独立,朝廷必须尽快拿出一个说法啊。不然迁延日久,一旦李继业怒而兴兵,朝廷如何再去抵挡天策府的十几万大军?”

    石重贵此时面容憔悴,石敬瑭的撂挑子,让这个能力远不及石敬瑭的太子感到身心疲惫。

    “那以冯相之见,朝廷应如何回复天策府?”

    冯道叹息一声,说道:“其实此事也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天策府送来的协议就摆在那里,朝廷已经没有讨价还价的筹码了。”

    石重贵双手紧握,显然心中还是非常不甘的,可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

    纠结了一会儿,石重贵便说道:“此事我来办,今日我便入宫,向父皇讨要玉玺,尽快将和谈协议签下,先稳住天策府再说。”

    “喏!”

    冯道问道:“那彰义节度使、静难节度使等藩镇如何处置?”

    石重贵苦笑着说道:“还能如何?依我看,朝廷也只能认了。现在洛阳周边的兵马虽然有十几万人,但是真正的精锐只有两万多人,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各镇溃逃回来的败兵,这样的兵马再多也是没用的。现在朝廷已经没有能力去征讨各地藩镇了,只能用这种办法来争取时间。”

    冯道说道:“既然如此,那老臣就去维持朝中局面,剩下拿主意的事情,还需要太子这边费心了。”

    石重贵点了点头,起身和冯道行礼。

    当天石重贵匆匆忙忙的入宫,在陈妃宫中见到了石敬瑭。石重贵已

自暴自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