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孟浪的顾荣[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诸位大人倒是也不必太过于惊讶,以我对那两位大人的了解,他们赞成科举制推行,绝对是必然的。如果他们真不同意的话,今日早朝陛下在承明殿上问他们的时候,他们或多或少就会表现出一些反对的意思来了。
上一次,我朝推行三省六部制之时,司马仲达大人(司马懿,字仲达)即便是在朝中大臣大部分都持赞成意见的情况下,依旧表示了自己反对的态度。可这一次,这两位大人竟然支支吾吾的推诿了,没有表达出任何反对的意见来。
刚刚在下所说的关于科举制的好处,这两位大人肯定也不会想不到。所以,即便是他们的家族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他们依旧会选择捏着鼻子认下这件事。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要是反对,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除了氏族之外,其它所有的百姓都会反对他们的。
但是,这也不代表他们就会这么妥协了。
以我对他们的看法,他们会分成两个阵营,演一场戏给我们看。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无非也就是想着在推行科举之后,能够尽量的为他们的家族多讨得一些利益罢了。”
说到这里,邓艾突然停顿了下来,将目光看向了坐在主位的江陵王.太傅.曹植,随即眉头微微一皱冲着他说道,“太傅大人,下官这里有一事还请大人准允。”
突兀的来了这么一句,即便是江陵王.曹植都蒙了,不知道邓艾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样。
“还请邓尚书先说一说是何事,只要是对朝廷对百姓有利的,我曹植绝无不允。”
看到了曹植的态度,邓艾随即接着说道,“这件事情,艾也是在今日下朝之后才想起来的,所以是事先并没有像陛下汇报,也没有跟太傅大人和大司马大人您两位说。
是这样的,自从朝会结束之后,在下便断定这科举制一事,是肯定会顺利推行了,但是其中绝对会有一些阻力的,不过相对而言,那都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
也就是在那时,下官突然想起来,如果我朝廷要举行科举的话,就必然需要有人负责这个事情。下官在承明殿上也曾经说过,想要司马仲达大人(司马懿,字仲达)的礼部来负责这件事情。
下官这么说,并不是胡乱说,也不是为了向氏族出身的公卿大臣表示妥协,更不是为了报答仲达大人的知遇之恩,而是在昨晚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决定的。
太傅大人和诸位不妨想一想,我吏部作为六部之首,本就已经节制了朝廷中枢和天下一十三州所有官员的升迁、调任、委派、考核等所有的事宜,如今如果把这掌管天下士子和想要为朝廷效力的百姓命运的任务,再揽到我吏部手中,就说不过去了。
可下官思来想去,也就礼部比较合适,并不是因为司马仲达大人是礼部尚书的原因,下官在这里也跟诸位分析一下。
这户部,通俗点儿来说就是我大魏国的钱袋子,节掌天下一十三州所有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财神爷管科举,似乎有点儿不太恰当。
再来说说刑部,就不更不行了。刑部主掌天下之刑法,要是作为明法科目的考官还行,但要是让他去统筹,恐怕他们也只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接着我们说说兵部,呵呵,大司马大人,您别介意啊,下官只是就事论事,如有冒犯之处还请您见谅。”
可还不等邓艾为众人解析兵部,这兼任兵部尚书的曹彰,却已经接着邓艾的话头说开了,“咳,邓尚书一心为公,我曹彰要是再有其它的心思,成什么人了。不过也不用邓尚书你说,我兵部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些个大老粗,要是让他们带兵打仗还行,可是让他们管这些个事情,那是万万不成的。”
看着曹彰那挥舞的双手,邓艾微微一笑,双手朝着任城王.大司马兼兵部尚书的曹彰一拱,接着说道,“多谢大司马大人的见谅。
那好,我们再来说一说工部。这工部节掌天下一十三州所有的山川山河以及城池的营造事宜,其能力也仅仅只限于作为科举考试中某一科目的监考官,让他们统筹,也是不行的。
所以这思来想去,也就只有礼部比较合适了。
第一是因为,礼部现如今只番邦属国来朝事宜,可每月以及定期朝廷的拜天等事宜,在六部中相对而言比较轻松。另
第一百零一章 孟浪的顾荣[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