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彪炳史册曹子文(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事情也果如江陵王.曹植所料,皇帝.曹丕醒来之后,便又挣扎着来到前堂,趴在任城王.曹彰的棺椁之上大哭不止,甚至又连连晕倒数次,众人见状纷纷心疼不已。
即便是江陵王.曹植,也再也忍不了自己的兄长如此的作践自己了。于是,在他和众人的一同劝慰之下,皇帝.曹丕才选择了回宫去,不过他依旧留下了太子.曹睿为任城王.曹彰日夜首领,以表示自己的哀悼。
与此同时,他宣告停朝三日,为任城王.曹彰祈祷。并下诏,由江陵王.太傅.曹植监督,由礼部尚书.司马懿亲自引领礼部,为任城王.曹彰拟封谥号。
在得知了曹彰身故的消息之后,礼部尚书.司马懿也早就料到了这个事情,所以当皇帝.曹丕下诏的时候,他已经草拟出了几个谥号以供挑选。当然这个谥号,是根据任城王.曹彰一生的功绩所草拟的。
对于武将而言,好一些的谥号无外于那几个。谥号,也只有为国家立下过大功劳的人才配拥有的,这既是对这个人一生功绩的总结,也是对这个人的一种最大肯定。
最后在江陵王.曹植的挑选之下和皇帝.曹丕的拍板下,任城王.曹彰的谥号终于被敲定了,那便是“威”!
威者,美谥也!
猛以刚果曰威;强毅信正曰威;服叛怀远曰威;强毅执政曰威;赏劝刑怒曰威;以刑服远曰威;蛮夷率服曰威;信赏必罚曰威;德威可畏曰威;声灵震叠曰威;庄以临下曰威。
历史上谥号为“威”的比较出名的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齐威王;还有齐威王同时期的,且能够跟他掰手腕的楚威王。
比较近一些的,比如故蜀四大将军之一的马超,马孟起;建安年间病逝的曹氏宗族将领,虎豹骑统帅.曹纯;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
刚刚所说的这几个人无不是名垂青史,响当当的英雄人物。
任城王.曹彰作为一个武将,早年间随着自己的父亲征战天下,后来又亲领大军灭了为祸北方数百年的匈奴,立下不世之功。再后来平辽东和五胡叛乱、镇守关中,他的功绩可以说是彪炳史册,所以他绝对也当得起一个“威”字。
自今日起,他曹彰便不再单单只是大魏朝的任城王了,而是任城威王。
......
曹彰作为大魏朝仅有的两个异姓王之一,他的葬礼自然不能马虎。按照朝廷礼制,作为诸侯的他,本应停灵五日,变得下葬了。
可他的皇帝兄长.曹丕却力排众议,将其停灵七日,才依依不舍的让礼部的人送其去往皇室的陵寝。礼部尚书.司马懿自然知道这是不合礼制的,但是他的理智却让他并没有太大的反对。
不仅仅如此,任城威王.曹彰下葬之时,皇帝.曹丕亲自着丧夫出席葬礼,在洛阳的文武百官无论品级统统到场。
而且除了江陵王.曹植之外,皇帝.曹丕还特意的安排了一位王子为他扶灵。并效仿前朝东平王故事,加赐了鸾车、乘马、龙旗、九条飘带、以及百名虎贲,以及虎贲勇士百名,护送王去,以示殊荣。其葬礼规格之高,由此可见一般。
以上这些是朝廷对于任城威王.曹彰的殊荣,民间的百姓们对其爱戴更是非凡。
其下葬当日,自王府至洛阳东郊外的陵寝,一路数十里,两侧跪满了送行的军民百姓,足足有数十万之众。就这还是朝廷听闻天下各州有百姓来京奔丧,怕人太多出什么意外,特意下诏,并派军把守住了主要路口的结果。
如若不然,恐怕来京的人数,得有上百万。
曹彰的棺椁每到一处,百姓军民们无不哭声震天,甚是悲凉,可.......
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更是社会自然之常态,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意志而改变的。这个道理,作为皇帝的曹丕自然是懂得,可是死去毕竟是自己的至亲,他归根究底也只是一介凡人,自然也就不能免俗了。
一个人的死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生物死亡,意思是大夫诊断他死亡,而且它也没有了任何的生机。
第二层是社会死亡,意思是他的葬礼结束的时候,便代表着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关系都断了。
第三层是彻底死亡,意思是所有记着他的,知晓他的人全部都死亡了,这个人世间不再有他的任何痕迹,他从此彻彻底底的消逝了。
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
第一百零九章 彪炳史册曹子文(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