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捡漏[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数日之后,苏大为一行船队,终于有惊无险的穿过对马岛,沿着半岛的海岸线,自熊津江入泗沘城,返回熊津都督府。
去的时候,苏大为的船上载满了唐军将士。
这次回来,却人丁稀少。
身边除了崔器和娄师德二将,就只有百十名亲卫,以及数百倭人船工。
在这些船上,载着的大部都是自倭国的战利器。
除了各色金银宝货,倭国的一些鲛漆、珍珠、野参,并及倭王室储藏的珍宝字画古董等等,凡是稍微能看上眼的,能带走的,统统带走。
这些战利品,在百济短暂停留后,将随着苏大为新的奏折,一起呈交给大唐皇帝陛下。
相信李治看到这些缴获,心情一定会开心不少。
除了文物书藏珍宝,最珍贵的当属倭国镇国三神器之一的——八咫镜。
传说倭国的三神器乃是天丛云剑、八咫镜以及勾玉。
现在勾玉据说在神道教手中。
天丛云剑“下落不明”。
至于八咫镜,则一直贡在筑紫的倭王宫中。
苏大为这次顺手就取了。
做为征服倭国的象征,将一并呈送给大唐皇帝李治。
除了这些,最珍贵的战利品当属一网打尽的倭国王室。
自倭王高市以下,中大兄这些王族贵戚,一个不曾走脱,皆为阶下之囚。
他们也会随着队伍一起被送往大唐,成为李治夸耀大唐武功,告慰列祖列宗的“成绩”。
据说去年苏定方征服百济时,将百济王族送回洛阳,经过洛阳城门献俘,令各国使节并洛阳百姓观看。
一时间,李治龙颜大悦。
这次把倭王他们押送回去,这样的仪式想必可以梅开二度。
李治应该会开心吧。
唯一不太妙的就是那个倭王高市身体不怎么好,之前好像被气得够呛,一直在咳嗽没好。
这次看到王宫宝物还有神器八咫镜都被装船要送往大唐,又气得呕了血,也不知能撑多久。(m.a
这才跟着苏庆节,去往都督府。
走进都督府,苏大为发现这里的气氛明显透着紧张。
与之前在巷口的欢快气氛,截然不同。
到这时,苏大为才有空向苏庆节道:“狮子,究竟是谁要见我?刘仁轨呢?呃,该不会是你阿耶……”
“你想哪去了。”
苏庆节摆了摆手,头也不回的道:“吐蕃那边又闹了起来,我阿耶现在应该已经在赶去的路上。”
苏大为颇有些感概的点点头:“苏总管现在也真是忙碌,倒处都要用兵,都需要他去救火,他这年纪……”
“谁说不是呢,但我劝他,他又总是不听,总说什么大丈夫马革裹尸,他打了一辈子仗,如果闲在家里反而会闷出病来。”
苏大为苦笑着点头,苏定方确定是“痴”,痴于兵法,打了一辈子仗,又被雪藏了那么多年。
只要他能动,就愿意马不停蹄的征战四方,仿佛要把他被雪藏耽搁的那些年,全都追回来。
唉,历史上,好像苏定方就是在西域那边,病逝于军中。
好像也没几年了。
这么一想,苏大为心中不由有些隐隐担心起来。
说话间,两人迈入都督府的议事厅,迎面看到刘仁轨正伫立在一侧,垂手低头,好像在聆听着教诲。
苏大为一见之下,大为惊奇。
刘仁轨现在早已因功被李治封为检校带方刺史。
说起刘仁轨被封赏,还有一件趣事。
此次刘仁愿回京叙职,李治见到他递的折子十分惊奇:“你本是武将,但这次写来奏表文书,写得非常得体,这是怎么做到的?”
刘仁愿回道:“这是刘仁轨指点我写的,不是我能写出来的。”
李治由此赞赏二人,除了封赏刘仁愿之功,也同时破格提拔刘仁轨。
将他从待罪的白身,正式任命为带方州刺史,并在长安赏赐一座宅院,加赐其家属。
从白身到带方州刺史,一跃跨过六级官阶。
可见简在帝心,李治欣赏刘仁轨,今后必是要重用的了。
苏大为不在百济时,刘仁轨就是唐军在这里的大将首领。
第九十章 捡漏[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