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糜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八章 伯言挂帅 智分敌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征。

    更何况孙权不仅将青冥剑交到陆逊的手中,还特地在众臣面前说出这句话。

    两相加持之下,诸位江东大臣渐渐收起了对陆逊的轻视之心,特别是那些这次要随军的将领。

    不过随着的推移,这种现状会保持多久,那就不知道了。

    毕竟陆逊看起来文文弱弱的,貌似很好欺负的样子。

    在用自己的权威,为陆逊镀上了一层金身后,孙权最后安心得对陆逊言道:

    “去吧。

    名震天下的机会在等着你。”

    孙权的话犹如有魔力般,将陆逊心中的斗志一下子提到最高。

    这一刻他的心中浮现了,当年在夏口城外的那道年轻身影。

    时至今日,陆逊还一直认为,如果当年孙权能用他的计策,糜?D最后不会取得公安之战的胜利。

    但过去的终究成为事实,陆逊现在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要不断提升自己。

    这样在将来的某一日与他对阵时,自己心中才会有十足的底气。

    想到这陆逊一脸坚定的站起身,然后便昂首阔步朝外走去。

    随着陆逊的离开,堂内的诸位将领也化作两列,纷纷跟在陆逊的身后朝着堂内走去,朝着那遥远的淮南而去。

    看着陆逊及诸将离去的背影,孙权心中暗暗想道:

    此后天下大势,能否是真正的三足鼎立,就全在这一战上了!

    由于之前孙权早就筹备好了出征的一切事宜,于是陆逊在走出太尉府后,便带着一众将率乘船快速朝着庐江郡前去。

    淮南其实是一个空泛的地域观念,而按照那种地域观念划分的话,庐江郡的一部分也属于淮南地带。

    正因为如此,庐江郡在江东的地位,一直不下于江夏郡。

    只要将庐江郡牢牢掌握在手中,不仅可以拱卫江东的长江防线,更可以让江东大军在长江以北有个进兵淮南的基地。

    而之前在孙权的命令下,从江东各地调集来的兵力、粮草便都囤积在庐江郡的治所皖城中。

    由于水运的便利,陆逊与诸位江东将领不过两日就来到了皖城中。

    待到达皖城后,陆逊顾不上休息,便召开了军前的议会。

    陆逊要商议的正是,此番攻打合肥的具体作战计划。

    合肥对任何江东将领来说,都不会是一座陌生的城池。

    因为早在今年之前,孙权就曾三次亲自统兵攻打合肥城。

    除去建安二十四年那一次孙权心不在焉外,其他两次孙权可都是铆足了劲要拿下合肥威震天下的。

    然后,过程不提也罢。

    尽管三次攻打合肥,结果都是无功而返,但在三次的出兵下,江东诸将早已经对合肥城周围的地形熟悉之至。

    而相应的攻取合肥的计划,却不下十数种。

    按道理来说,陆逊无须特地再召开议会,他只要从那十数种计划中选择一种就好。

    可很明显那由孙权主导构想的十数种计划,没有一种入得了陆逊的法眼。

    这一点从陆逊选择从皖城出兵也可以看出。

    当年孙权三次亲征合肥时,走的进兵路线永远都是一条——率军来到离建业城不远外的濡须坞,由这里借着濡须坞的水运便利,直入合肥城外的巢湖水域中。

    这一条进军有着三大好处。

    一个好处是可以借助水运的便利,大大减轻吴军的后勤压力。

    另一个好处便是由于江东战船先进,这也可以大大加快吴军进军的速度,达到兵贵神速的效果。

    最后一个好处嘛,便是在有着舟船的存在下,只要吴军不陷入重重包围中,那么吴军的后路一直是很安稳的。

    从这三个好处来看,不能说当年孙权选择的进兵路线不对。

    但在陆逊看来,这一条路线有着最要命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哪怕这条路线再好,也不能一直选择这条路线呀!

    曹魏在淮南的都督更换的颇为频繁,但无论哪任都督在任,他们都会下意识地加强这条路线的防备。

    诚然占据舟船之利的吴军,哪怕在有魏军的阻拦下,最后也能安然到达合肥城外。

    但要想攻打合肥城,靠舟船水军是不行的。

    当吴军的步兵下船以后,原本就多骑兵,早有防备的魏军,肯定会用出各种办法袭扰吴军。

    吴军在这种情况下,陷入了虽有后路却无法自保后路的境地。

    这样一来,吴军又岂能不人心惶惶,又岂能取得大的战果呢?

    正因为知道之前孙权选择的进兵路线,已然不符合当下的实际局势,故而陆逊很果断的将大军转移来皖城。

    而哪怕陆逊为集思广益,让诸将畅所欲言,但在良久的讨论之下,一众江东宿将并未给陆逊提出什么好的建议。

    见此陆逊最后只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当今曹魏扬州牧是为曹休,吾观彼作战颇为勇烈,最擅长快攻的战法。

    既如此,我军就势必不能露出半分破绽,为敌军所趁。

    吾意我军当可分兵两路。

    一路为韩公统率,是为疑兵,虚张声势西进去往寻阳。

    另一路我军主力则由吾亲自统领,趁敌军不备之际奇袭舒县、临湖、襄安三县。

    待这三县皆落入我军后,庐江全境便全在我军控制之下,到那时候我军当可立于不败之地!”

    听到陆逊的想法后,诸将不禁面面相觑起来。

    寻阳是庐江郡最西边的一个县,最重要的是,寻阳县靠近文聘驻守的魏江夏郡。

    而若是韩当大张旗鼓率军前往寻阳的话,是很容易会让敌军误以为,吴军的真正目的在于江夏郡。

    毕竟江夏郡的重要性,不比淮南差。

    陆逊的这一点安排诸将倒是可以理解,但陆逊想收复庐江全境的想法,却让诸将不解。

    正所谓兵贵神速,你都派出疑兵前往寻阳了,何不趁着敌军麻痹大意的时候,直接一路急行军至合肥城下呢?

    这样不是更能出其不意吗?

    但你偏偏选择去收复那庐江三县。

    虽说那庐江三县在魏军的控制之下,但向来不影响吴军的进军路线,既然如此夺取他们又有何用呢?

    因为不解,故而在诸将看来这是陆逊怯敌的一个表现,而这个表现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他们不知道,这是陆逊夺取合肥的重要一环。

    12点前,还有一章。

    (本章完)

第五百二十八章 伯言挂帅 智分敌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