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8章 东归的“白天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刚才不是说,进入我们国家的领空之后,会有战斗机全程进行伴飞和护航么?”

    nbsp“哦……因为能看这么远的都是UHF波段的预警雷达,精度相对比较差。”

    nbsp后者回答道:

    nbsp“所以,要么是战术飞机的RCS太小还没探测到,要么就是干脆把小目标的回波给掺混到大目标当中去了。”

    nbsp“竟然还能这样?”

    nbsp刚刚的提问者一脸震惊,显然在技术上是个纯外行。

    nbsp“当然可以。”

    nbsp旁边的另一名军官回答道:

    nbsp“实际上,西方国家空军的一种典型战术,就是把执行侦察或者轰炸任务的战术飞机隐藏在正常飞行的客机附近,从而让防守方投鼠忌器。”

    nbsp“有很多对于客机的误击事件,都是这样发生的,只不过很难抓到证据。”

    nbsp“……”

    nbsp对于几架接近音速飞行的飞机来说,三百多公里的距离并不需要耗费太长时间。

    nbsp因此,常浩南很快就通过望远镜看到了从西北方向延伸而来的几条棕黄色烟尘——

    nbspNK32发动机使用了含氮的T8B航空燃料,在飞机低空或超低空飞行时,会由于富燃燃烧而从尾喷口处喷出微量一氧化氮,继而迅速被氧化为二氧化氮。

    nbsp也就体现为一道黄烟。

    nbsp而在仅仅几秒钟后,一架有着夸张翼展、通体白色的大型飞机,就透过单薄的云层,出现在了他的视野当中。

    nbsp接下来,便是第二架、第三架……

    nbsp“!!!”

    nbsp这一刻,常浩南的呼吸都快要停滞下来。

    nbsp尽管这些飞机并非经他之手所设计和制造。

    nbsp但却是经他之手才得以来到华夏。

    nbsp实际上,这是常浩南两辈子以来,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个型号。

    nbsp也是直到此时,他总算直观地理解了,为什么设计师会将其称为“白天鹅”。

    nbsp四架飞机,如同天鹅展翅一般,轻盈地从远方的天空中轻盈地飘向机场。

    nbsp完全看不出这400吨体量所应有的笨重。

    nbsp只有优雅。

    nbsp必须承认,在航空美学这方面,苏联人和英国人一样,都做到了某种极限。

    nbsp只不过,二者极限的方向是相反的。

    nbsp从航空设计的角度来看,图160与老对手的B1B拥有几乎完全一致的设计特征。

    nbsp但两架飞机摆在一起,外表给人的感觉却是全然不同。

    nbsp“来了,来了!”

    nbsp而这个时候,观礼台上也总算爆发出兴奋的喊声。

    nbsp常浩南在重生之后的五感都变得比常人敏锐许多,因此其他人会比他看到的更晚一些。

    nbsp又过了几十秒,分别位于四架图160两侧的总共8架歼11战斗机,也陆续出现在了众人眼中。

    nbsp显然,距离已经很近了。

    nbsp不过,机群并没有直接降落的意思。

    nbsp而是在机场正上方,先来了一次12机编队的低速通场。

    nbsp当然,为了保证安全,高度并没有非常低。

    nbsp只是让地面上的人群能用肉眼依稀看到机腹的程度。

    nbsp即便如此,常浩南仿佛还是感觉到一股自上而下的气流,让他下意识捂紧了帽子。

    nbsp而做出跟他类似动作的人,并不在少数。

    nbsp显然,这不是幻觉。

    nbsp至于那些没戴帽子的……

    nbsp有不止一个人,由于头发被吹起,而暴露了自己是“地中海”的秘密……

    nbsp可以说,这是所有人都未曾经历过的感觉……

    nbsp几分钟后,四架图160沿着降落航线重新回到机场附近。

    nbsp而担负护航任务的歼11们,则是已经离开了。

    nbsp窑村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四架轰炸机都要安排好顺序依次降落。

    nbsp要是再跟上另外8架,那多少就有点乱套了……

    nbsp在塔台的指挥下,第一架飞机放下起落架,从机场围墙以外徐徐飘落。

    nbsp随着“吱——”的一声,主起落架砸在了经过特殊加固的水泥跑道表面,腾起一股橡胶摩擦产生的青色烟尘。

    nbsp紧接着,三朵呈“品”字形排列的减速伞从机尾锥形部分弹出。

    nbsp伞面与空气摩擦所发出的声音,哪怕在停机坪都能听到。

    nbsp但这声音马上又被观礼台上如雷鸣般的欢呼所掩盖……

    nbsp宣传干事抓准飞机在跑道上滑过观礼台正前方的瞬间,飞速按下快门。

    nbsp相机记录下了此刻的时间——

    nbsp2001年11月15日,16时07分。

    nbsp第一架编号为“红色24”的图160降落在华夏境内的临潼窑村机场,成为华夏空军装备的第一种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喜欢。

第948章 东归的“白天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