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41章 我的情况不具备普遍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常浩南的这一番说辞,对于台下抱着避其锋芒想法的听众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不定时的定时炸弹。

    nbsp考虑到他的年龄,几乎相当于十年内随机抽取一个方向的幸运同行进行埋葬。

    nbsp当然,这主要是对占据绝大多数的普通学者来说。

    nbsp至于那些真正的大佬,心态则完全不同。

    nbsp他们或许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挑战,或者动力。

    nbsp“你觉得,他这么说是认真的,还是只是例行套话?”

    nbsp费夫曼一只手托着侧脸,另一只手在座椅扶手上轻轻打着拍子,突然向身边的德利涅问道。

    nbsp后者抬起头,非常认真地思考了一段时间。

    nbsp但最后还是没能给出确切的回答:

    nbsp“我不好说。”

    nbsp“他今年才26岁,即便是对于菲尔兹奖来说,都显得太年轻了,有足够的时间去开拓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nbsp菲尔兹奖虽说有40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属于面向青年数学家的奖项,但多数获奖者还是集中在35岁上下。

    nbsp这个年龄,虽然还不至于说已经进入职业生涯末期,但在创造力和开拓性上也基本开始走下坡路了。

    nbsp多数人会逐渐转向数学教育,或者是进入那些更重经验的研究方向。

    nbsp可是一名二十多岁的数学家……

    nbsp仍然有无限可能。

    nbsp就比如,佩雷尔曼是从30岁附近才开始对庞加莱猜想感兴趣的……

    nbsp费弗曼点了点头,没有继续回复。

    nbsp而是重新把视线投向了台上的几个人身上。

    nbsp然而,就在他觉得这段对话已经结束了的时候,德利涅却又突然来了一句:

    nbsp“我突然觉得,常的研究方式……或者说是研究切入点,跟利翁斯有些接近。”

    nbsp这个名字显然出乎费弗曼的意料之外:

    nbsp“利翁斯?”

    nbsp他下意识地回过头,看向位于自己身后一排边上的某个人影。

    nbsp那里正坐着1994年菲尔兹奖得主,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利翁斯。

    nbsp“不是这个利翁斯。”

    nbsp德利涅迅速纠正道:

    nbsp“是他父亲,雅各布·利翁斯。”

    nbsp“那已经是两个时代以前的数学家了……”

    nbsp“对,但是老利翁斯就经常会从具体的某个应用出发,如果发现理论还不完备,就自己动手开始研究理论,甚至是建立一套数学工具……”

    nbsp说到这里,德利涅停顿了一下,然后忽然笑道:

    nbsp“这两个人的研究方向都很接近,偏微分方程、插入空间、有限元分析……几乎什么都做。”

    nbsp“所以,常接下来关注哪个领域,大概率取决于他具体遇到什么问题……”

    nbsp就在俩人说话的时候,台上的访谈也进入了后半段。

    nbsp好在,相比于不按常理出牌的佩雷尔曼以及常浩南二人,另外两名获奖者表现要正常很多。

    nbsp或许因为是今天第一次登台,所以之前准备的感言还没说过。

    nbsp总之,算是给出师不利的帕里斯挽了波尊……

    nbsp而随着颁奖典礼的结束,整个开幕式也跟着进入了尾声。

    nbsp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持续时间长达9天,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术报告环节。

    nbsp没必要非得挤在开幕式到午餐会中间的短短半小时里。

    nbsp广大与会者可以趁这段时间休息、自由活动或者进行交流。

    nbsp尽管还有些主办方安排的小节目,但主要只是作为一个避免冷场,活跃气氛的背景。

    nbsp毕竟,很少有人是为了欣赏文艺表演而来参会的……

    nbsp……

    nbsp常浩南走下舞台,甚至还没来得及回到座位上,就已经被一众记者围拢起来。

    nbsp其实这么多年下来,他对于应付媒体已经有了充分的经验和准备,在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搬出一套固定格式的说辞即可。

    nbsp但在眼下的场合,面对来自C站的采访时,却不太好这样应付差事。

    nbsp尤其是,他在刚刚已经绞尽脑汁,把能说的都说完了。

    nbsp要是对方再按照惯例问一遍自己此时的感想,那是真憋不出来。

    nbsp好在,眼前这位记者的水平不错。

    nbsp至少应该是听懂了刚才在台上的交流内容、

    nbsp所以没有再提这些重复的内容。

    nbsp而是在起手的祝贺过后,直接进入了后面的环节:

    nbsp“常教授,我们注意到,您并非数学专业出身,过去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数学竞赛,但仍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您觉得,这是否意味着,目前我们的数学教育和选拔体系还有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nbsp听到这个问题,刚才在台上都还算应对自如的常浩南当即就有点冒汗。

    nbsp华夏理论数学界的落后,主要还是基础太差加上投入不足。

    nbsp数学相比于其他学科,成果转化的周期更长,层级也更高。

    nbsp而当前华夏的发展情况就决定了,绝大多数数学专业的学生,最后都会进入更加应用的领域。

    nbsp比如金融、工程、计算机……

    nbsp这种情况,随着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发展,会逐渐得到解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但不是现在。

    nbsp至于数学教育这块……

    

第1041章 我的情况不具备普遍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