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33章 骑脸输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天后,就在外界普遍认为在美国设定的12月31日大限之前,不会再有什么重大动静时,财经频道却出人意料地在产经新闻过程中插入了一档名为《5G,未来已来》的专题栏目。

    nbsp在预告中,这个部分会持续16分30秒。

    nbsp如果是一个单独的节目,那甚至还有点短。

    nbsp但作为新闻的一部分,已经是难以想象的篇幅。

    nbsp至少在财经频道的历史上很少出现。

    nbsp但即便如此,一开始仍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nbsp毕竟5G作为国家战略,宣传片早已拍过不少。

    nbsp预告也显得平平无奇,似乎又是一次常规的技术或者商业推广。

    nbsp尤其还设定在了产业经济新闻的过程中,似乎更加印证了这种猜想。

    nbsp只有部分高校和机关单位下达了“收看并写观后感”的要求。

    nbsp然而节目开播后,敏锐的观察者立刻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nbsp节目并未采用惯常的专题片模式,而是一次有主持人、有嘉宾、有现场导演的……

    nbsp外场转播。

    nbsp最初的镜头聚焦在京城某核心商圈,主持人以现场体验的方式,直观展示了5G网络与4G网络在下载速度、高清视频播放流畅度上的巨大差异。

    nbsp下载一部高清电影的时间差,直观得令人咋舌。

    nbsp随后画面转回室内,由工建委主任栾文杰宣布,全国第一个5G试点区域在京城正式向公众开放。

    nbsp内容完全呼应栏目标题中的“未来已来”。

    nbsp但这只是铺垫。真正的重头戏在后半段。

    nbsp也就是栾文杰的发言结束之后。

    nbsp京城三家移动运营商,以及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的华夏铁塔集团代表齐聚一堂。

    nbsp四方在镜头前郑重签署了一份协议。

    nbsp协议的核心承诺令人侧目:

    nbsp所有第一批部署在京城5G试点区域的基站设备已全部就位,铁塔集团保证将在2015年1月1日前启动施工,于2015年4月30日前完成所有试点区域的5G信号开放。

    nbsp整个节目,从主持人到签约方,没有一家企业被点名,没有一处出现“菊厂”或“华兴科技”的字样或LOGO。

    nbsp甚至包括记者测试用的那部手机。

    nbsp哪怕全世界人都知道它是什么型号,但为免“商业宣传”之嫌,还是通过后期技术手段抹去了标识。

    nbsp然而,“全部基站设备已经到位”这几个字,在当下的时间节点,无异于平地惊雷。

    nbsp业内无人不知目前供应5G基站的主力就是菊厂和华兴科技。

    nbsp尤其前者,更是唯一能提供端到端5G解决方案、支撑如此大规模快速部署的核心供应商。

    nbsp节目全程“处处不提”,却偏偏“处处都是”。

    nbsp这种情况下,并不难解读出这档节目背后的深意——

    nbsp用最最实际的动作,呼应之前工建委和两家企业掷地有声的表态。

    nbsp财经频道的受众面相对有限,播出时间又是别扭的黄金档之后,因此节目的影响力直到第二天才逐渐扩散开来。

    nbsp但却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

    nbsp不,应该是炸弹。

    nbsp直接激起层层迭迭的水浪,让原本就做足了准备的舆论再次爆发。

    nbsp跟往常类似,主流媒体大多持谨慎态度。

    nbsp但仍然有评论文章给出了颇为明确的指向。

    nbsp【尽管12月31日的禁令尚未落地,节目内容本身无法证明两家目标企业真正具备长期的抗压能力,但既然选择在此时播出,并由官方媒体背书,那么就是在释放明确且积极的信号,也是向全球5G潜在客户和资本市场注入的一剂强心针。】

    nbsp一些半官方背景的媒体则更加直接。

    nbsp【节目传递的核心信息是:华夏的5G建设步伐不会因外部干扰而停滞,基础硬件保障已然就绪,这是对市场疑虑最有力的回应。】

    nbsp相比之下,互联网平台和自媒体的反应则要

第1633章 骑脸输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