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农经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凡行医之人都知药王乃医中之祖,在他的药典里注有四句话:34;伤痨气鼓隔,阎王请的客,就算能医好,吃得做不得。”
nbsp传说药王的母亲所生两子,是远近闻名的一对孝子。老大以耕耘为本,晨出晚归,勤劳朴实。
nbsp老二药王天生聪明,从小行医,熟读书文,药理药性,滚瓜烂熟,采药制药,门门精通。
nbsp有34;切脉凭三点,驱病只一剂34;的功夫,故此乡邻百姓金扁一块,上写“三点神医34;四个大字。
nbsp人有旦夕祸福。
nbsp药王母亲不幸得了隔病,药王兄弟守在床前,煎汤煨药,辛勤服侍。
nbsp老大急得两手抱头长声叹气。药王比哥哥还着急:自己是有名的大夫,医好了多少不治之症,未料到母亲会得下绝症,更是急得屋前屋后团团转。
nbsp眼看母亲病情更加严重,面黄眼青,瘦如枯柴,快要没命了。
nbsp这天,老大从地里回来,见母亲这般模样十分难过,质问药王道:“亏得你是个有名的大夫,今天给东家治病,明天西家看疮,连自己的母亲得了病就无法了,劝你从今天起不要行医了,跟我学种田,免得别人笑话。”
nbsp药王一听这话,心如刀绞,背着母亲向老大说:“哥呀,我是有孝心看病,没法弄到真药,看来母亲的病我无法医了。”
nbsp老大一听这话,眼一楞,牙一咬;“好,我把母亲背到外面寻医治病,不再负累你这个没良心的人了。”
nbsp说着从床上背起快要断气的母亲气冲冲地走了。
nbsp三日久,久日三,老大背着母亲走到一个大荒山,前后几十里开外没有人家。
nbsp母亲在老大的背上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孝心的儿呀,快把我放下来,又热又渴,找点水喝再走吧。34;
nbsp老大听母亲这样一说,忙扶母亲卧在一棵苍松荫凉下,自己去给母亲找水解渴。
nbsp荒山大无边,树木遮住天。
nbsp四山全找遍了,还是没有找到水,最后他顺着山坡走向一条深沟,这块石头跳到那块石头。
nbsp突然发现一个不知死了多少年的老虎天灵盖,骨头窝窝朝上,盛有半窝水。
nbsp还有一条不足半尺长的红蛇正在窝里洗澡,老大叫了声:“啊呀!34;
nbsp红蛇顶沟溜走了。老大想:乍办呢?不给母亲喝吧,怕她干死了,给母亲喝吧,水又太脏。
nbsp前思后想,算了,不管怎么说总是水,先给母亲喝了再说。
nbsp端起虎头骨一个劲的跑到松树下,把水一滴一滴灌在奄奄一息的母亲嘴里。
nbsp半个时辰过去了,母亲苏醒过来,老大背着继续冠路。
nbsp夕阳西下,母子才走出荒山。这时,母亲觉着肚里饿得慌,就跟儿子说了。
nbsp老大就背着她来到一座茅屋跟前叫门,从屋里走出两个孤老夫妇。
nbsp老大说明来意,跟老人讨口吃的。孤老夫妇心眼挺好,就说:34;这有病的人,吃个鸡子,补一补吧:说着,从鸡窝里掏出一只公鸡跟老大说:“这只公鸡是今年正月十五孵出的,叫作灯鸡,上了十个蛋,孵出十只鸡,九雌一雄,难得!今天不是瞅着你这孝子,我还舍不得呢!34;
nbsp老大把炖烂的鸡汤送到母亲跟前,一匙一匙地喂进母亲的嘴中,不大工夫,一只鸡连汤连肉吃得尽光。
nbsp说也奇怪,病了这长时间,饭不沾的母亲精神慢慢地好起来了。第二天,道谢了孤老夫妇,母子俩回到家中。
nbsp满身功劳的哥哥见着弟弟就说:“弟弟呀,你神医名声远不如我下力人,我把母亲背到外面求医治病,可只背了几百里把母亲的病背好了。”
nbsp药王问哥哥:“你把母亲背到三、四天时间内,一定想喝水吧?34;
nbsp老大答道:“是呀,看这三伏天,当然想喝水啰。34;
nbsp“那一定是老虎脑壳骨头里装的水,还有条红蛇洗过澡,对吗?34;
nbsp老大一听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
nbsp药王又问:“喝下这水,当天就想吃东西?34;
nbsp老大回道:“是的!一对孤老夫妇给了一只公鸡吃了。34;“那只公鸡一定是和九只母鸡一窝孵出的。34;
 
第一百四十一章 神农经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