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影视编辑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通水通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我知道!”陈所长烦躁地踱步,“可规矩就是规矩!今天给你破例,明天别的村也来闹,我这工作还干不干了?”

    nbsp马得福从怀里掏出一沓皱巴巴的纸:“这是五十九户村民的联名信,按了手印的。”

    nbsp最下面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名字,有些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是村民自己写的。

    nbsp陈所长扫了一眼,突然顿住……

    nbsp陈所长抹了把脸,抓起电话:“喂,老刘?是我……金滩村那个事,我签字!责任我担!”

    nbsp挂掉电话,他红着眼睛瞪向马得福:“满意了?滚吧!”

    nbsp马得福想道谢,却被陈所长推出门外。

    nbsp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晨风带着戈壁滩特有的凛冽。

    nbsp他深吸一口气,突然眼前一黑,栽倒在台阶上。

    nbsp朦胧中,他听见陈所长气急败坏的喊声:“医务室!快!”

    nbsp当马得福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村卫生所的木板床上。

    nbsp窗外传来嘈杂的人声,间或夹杂着欢呼。

    nbsp他想坐起来,却被一双粗糙的大手按了回去。

    nbsp“躺着!”马喊水黑着脸,“逞能逞够了?”

    nbsp马得福这才注意到父亲眼下的青黑:“爹,你一直在这?”

    nbsp“三天了。”马喊水倒了碗草药汤,“你昏睡这三天,陈所长带人来装了变压器。”

    nbsp他顿了顿,“电通了。”

    nbsp马得福猛地坐起身,不顾头晕目眩冲向窗口。

    nbsp夕阳下的金滩村,电线杆像一排刚栽下的白杨,笔直地伸向远方。

    nbsp几个电工正在调试变压器,村民们围在旁边,脸上洋溢着罕见的笑容。

    nbsp“李大有家的电视能收三个台了。”马喊水站在儿子身后,语气复杂,“昨晚全村人都挤在他家看《渴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马得福咧开嘴笑了,却牵动干裂的嘴唇,渗出血丝。

    nbsp马喊水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一封信:“张主任从县里捎来的。”

    nbsp信是林局长写的,批准了金滩村的临时通电申请,但要求“尽快补足六十户标准”。

    nbsp随信附着一份名单……

    nbsp县里即将组织劳务输出,首批二十个名额给金滩村。

    nbsp“劳务输出?”马得福皱眉。

    nbsp“去福建打工。”马喊水解释道,“张主任争取的,说是……闽宁协作。”

    nbsp马得福若有所思。

    nbsp他想起弟弟得宝,想起村里那些无所事事的年轻人。

    nbsp或许,这是一条新路?

    nbsp……

    nbsp供水站,正在发生着争吵。

    nbsp只见李大有正揪着水管员的衣领怒吼:“昨天还五毛一方,今天就八毛?你们喝人血呢!”

    nbsp水管员也不甘示弱:“黄河水限量了!爱要不要!”

    nbsp眼看要打起来,马喊水一个箭步冲上去分开两人:“干什么!通电的好日子,非要见血是不是?”

    nbsp“马主任!”李大有红着眼睛,“您给评评理!麦苗刚抽穗就涨价,这不是要人命吗?”

    nbsp马得福看着父亲左右为难的样子,突然做了个决定。

    nbsp他悄悄来到供水站办公室,抓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那个许久未联系的号码。

    nbsp“喂,扶贫办吗?我找苏宁。“

    nbsp半小时后,一辆吉普车卷着尘土驶入金滩村。

    nbsp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一双锃亮的皮鞋,然后是笔挺的西裤。

    nbsp村民们渐渐安静下来,看着这个与黄土地格格不入的年轻人。

    nbsp“苏宁?”马得福有些不确定地喊道。

    nbsp三年不见,苏宁的变化大得惊人。

    nbsp他摘下墨镜,露出熟悉的笑容:“得福,好久不见。”

    nbsp两人握手的一刻,马得福感觉到对方掌心的茧子……

    nbsp这个西装革履的扶贫办副主任,并没有养尊处优。

    nbsp“听说你们缺水缺电?”苏宁直奔主题。

    nbsp“电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水站不愿意供水。”

    nbsp“水花餐饮可以拿出一笔钱替你们结清往年的欠款。”

    nbsp这句话像一颗炸弹,在人群中掀起轩然大波。

    nbsp李大有第一个跳出来:“你有什么条件?”

    nbsp苏宁笑了笑,“算是回馈乡里。”

    nbsp他转向马得福,“不过确实有个条件——村里得组织劳务队,去我们在银川的食品厂工作。”

    nbsp马得福还没回答,马喊水先冷笑起来:“哼!黄鼠狼给鸡拜年。你苏大少爷什么时候这么好心了?”

    nbsp“爹!”马得福拽了拽父亲的袖子。

    nbsp苏宁不以为忤:“喊水叔,您还记得七九年大旱吗?全村人轮流守一口井,每家每天只给半桶水。”

    nbsp马喊水愣住了。

    nbsp那场持续了八个月的旱灾,是涌泉村人共同的伤痛。

    nbsp“我记得您把我爹骂得狗血淋头,说他砖窑浪费水。”苏宁继续道,“可您不知道,那口井就是他用卖砖的钱打的。”

    nbsp马喊水的表情变了。

    nbsp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走向人群外围。

    nbsp当晚的村民大会上,苏宁用投影仪展示了水花餐饮的扶贫计划:深井工程、光伏电站、劳务输出……

    nbsp每一项都配有详细的图纸和数据。

    nbsp村民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想过,那些困扰多年的问题,竟能这样一一解决。

    nbsp“食品厂包吃住,月薪一百二,熟练工能到两百。”苏宁的话引起一阵骚动,“愿意去的,明天到村委会报名。”

    nbsp散会后,马得福送苏宁去村口。

    nbsp月色如水,两个曾经的对手并肩而行,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

    nbsp“为什么帮我们?”马得福终于问出心中的疑惑。

    nbsp苏宁停下脚步:“我也是涌泉村的一员。”

    nbsp马得福一怔。

    nbsp脑海里不由得想起1989年的夏天,十几个热血青年在毕业季的国旗下宣誓:“扎根农村,服务农民……”

    nbsp“马得福,我也想帮助西海固攻坚脱贫。“苏宁轻声说,“只是换了个方式实现而已。”

    nbsp吉普车远去后,马得福在村口的大石头上坐了很久。

    nbsp远处,金滩村第一次亮起了电灯,像荒漠中突然绽放的星火。

    nbsp与此同时,学校宿舍里,麦苗正对着一盏崭新的台灯发呆。

    nbsp灯是马得宝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此刻映照着她手中的两份文件——福建制衣厂的招工聘书,和水花餐饮的招工简章。

    nbsp“想好了吗?”白老师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碗面条。

    nbsp麦苗咬着嘴唇:“爸,我……”

    nbsp“不管你选什么,爸都支持你。”白老师把面放在桌上,“能进入水花食品厂确实很好,但外面的世界……也确实很精彩。”

    nbsp麦苗望向窗外。

    nbsp月光下,马得宝正在操场上练习广播体操……

    nbsp那是他为通过食品厂体检做的准备,动作笨拙又认真。

    nbsp第二天清晨,马得福被一阵喧闹声吵醒。

    nbsp他揉着眼睛走出村委会,看见李大有带着几个村民围在公告栏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出什么事了?”他挤进去问。

    nbsp李大有指着新贴的通知,结结巴巴地说:“这、这……”

    nbsp公告栏上贴着两份文件:一是县里劳务输出的名单,马得宝、水旺、尕娃等二十个年轻人赫然在列;二是水花餐饮的招工启事,专门面向妇女,麦苗的名字排在第一个。

    nbsp马得福正惊讶,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nbsp他回头,看见父亲提着行李走来。

    nbsp“爹?您这是……”

    nbsp“得宝确实应该出去见见世面了。”

    nbsp马得福鼻子一酸。

    nbsp父亲今年五十三了,腰还不好,自然是不舍得得宝出去打工……

    nbsp“哭啥?”马喊水拍了拍儿子肩膀,“你弟弟能出去见世面可是大好事。”

    nbsp太阳完全升起时,金滩村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终于成功通电了。

    nbsp随着电闸合上,村委会的灯泡亮了起来,紧接着是学校、卫生所、各家各户……

    nbsp马得福站在变压器旁,看着欢呼的人群,突然眼前一黑。

    nbsp多日积累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他靠着水泥杆缓缓滑坐在地,手中还攥着未完成的《金滩村三年发展规划》。

    nbsp在陷入沉睡前的最后一刻,他仿佛看到远处的山梁上,一排排树苗正在抽枝发芽。

    nbsp而在更远的地方,一列火车正鸣笛启程,载着弟弟得宝和村里的年轻人,驶向未知的远方。

    nbsp1993年,玉泉营的风依然裹挟着沙粒,但已经有人开始种植希望。

    nbsp……

    喜欢。

第八章 通水通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