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朝求生实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6章 改革的春风(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直在朝会时当场劝说高潜退位让贤的事情尚未完全平息,邺城中枢就再次召开了大朝会,原因无他,高伯逸回来了,很多悬而未决的事情,需要人来拍板。

    河北世家,虽然贪得无厌,但是也知道,现在只有利用高伯逸,才能达成控制北齐的目的。因此哪怕双方有矛盾,也会是在台面下,台上,是不会撕破脸的。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李祖娥身边的太监扯着嗓子喊了一句。~

    邺南城皇宫太极殿内的各位朝臣,都在互相观察同僚们的表情,只是他们看不到站在最前面的高伯逸,到底是在笑还是在皱眉。

    “陛下,臣有本奏。”

    高伯逸出列,手里拿着一本奏折装模作样的站在大殿中央。

    其实,自从高潜继位后,他是很少正式喊出“陛下”二字的,一般都是说“太后”。今日这么说,可谓是意味深长。

    以杨愔为首的文官队伍,很快就注意到高伯逸对高潜称谓的变化。

    “楚王不必拘礼,哀家一个妇道人家也看不懂奏折,你直接念好了。”

    李祖娥的声音带着一丝娇柔和慵懒,昨夜跟高伯逸在床上可疯狂过瘾了一把,她的身体像是不受控制一样的释放,今日能按时早朝就已经不错了。

    “是,太后。”

    “淮南不仅是军机重地,淮南的扬州,更是贸易枢纽,国库大半来自于此。国家的寻常之法,在那里恐怕不太适宜。”

    高伯逸说的意思,其实大家都懂。

    两淮盐,天下咸,扬州虽然不产一粒盐,但却是江南食盐的总商埠。陈蒨皇宫里吃的盐,都是来自于此。

    以贩盐为主,带动了其他贸易的兴盛(因为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当做货币来进行交易,再加上高伯逸几年前就布局淮南,所以现在那里已经成了北齐赋税的主要来源地。

    而淮南却又是跟南陈接壤的前线军事重地,需要有大将镇守。

    这种集军事与商贸合一的重镇,国内的法律确实不太适应,确切的说,就是淮南赚钱够多,然而军力却不够。

    将来若是南陈翻脸,谁占上风还真是两说!

    而且,扬州及周边富庶,那边的人,习惯用钱解决问题,包括服徭役,商业头脑普遍发达,不喜欢种地。

    北齐国内对于农耕,则是强制性的,不是你想不耕田,就可以不耕田的。所以在那里出现了一种“租田”的业务,也就是农户把田租给佃户种,然后把徭役也摊派给他们,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会矛盾。

    这些问题,其实那些大世家也看到了,只是他们根本不想管!

    为什么呢,因为那边发财实在是太爽了啊!赚钱赚到手软,根本停不下来。反正扬州是谁都吃不下的,吃下就是众矢之的。

    那么大家干脆就睁只眼闭只眼咯?

    某些“小事”,只要不耽误赚钱,那就随他们去吧。

    所以当高伯逸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包括杨愔在内,众多文官都是一脸尴尬。

    “嗯,楚王言之有理,哀家也是有所耳闻。”

    

第1066章 改革的春风(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