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2章 洪刘家人至(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洪启胤他们横穿了白鹿原下山,沿途能看到很多农庄、村落。

    当然更重要的就是军营跟国子监。

    国子监这边忙得很,到处都是进进出出的人。

    当然还有一些从山下抽水的蒸汽机,不用风与水,就跟耕地机一样冒着黑烟,就把浐河的水抽上来灌溉。

    甚至能看到一种冲击式钻井机,能够在原地日夜不停的往下凿土,然后将地底的泉水喷涌上来。

    这玩意儿宋代就出现在中国,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打造巨大的架子支撑杠杆用来提供动力,所以耗钱费力。

    现在有了蒸汽机,直接降低了庞大的人力消耗,只用一个蒸汽机,就能日夜不停的工作,挖井效率成倍提升。

    而喷水的办法,就是使用压水井。

    洪启胤看着一些土地,因为有压水井的使用,从旱地变成了水浇地,不由得感慨道:“这就是农业集约化的能力?”

    “嗯,抽取地下水,直接投入农业生产。当然,这么做会产生很多不好的效果,比如过分抽取地下水,土地有塌陷的风险。

    但暂时来说关中想要解决旱情,就需要大量的压水井使用。

    现在西北不足以成王霸之业根由,就是小冰期引起的水不足,所以大王思前想后,就想到了用陕北大量的煤铁,制作蒸汽机、压水井汲取地下水,用来灌溉、饮用。

    当然,也可以挖出压水井之后,在边上安置一座风车,让风车拉动杠杆,进行抽水。这个也是节省成本的办法。”

    洪承畴指了指远处,一座破败的小村,却杵着数架立帆式风车,正在徐徐清风之下旋转,动力带动压水井,有一搭没一搭的喷出一些水在水池中。

    水池被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洗瓜果饭菜,第二层提水、洗衣,第三层才是洗马桶的地方。

    水池是砖与水泥砌的,很显然这边花费了不少力气整顿这些。

    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村子会直接抽水灌入水塔。

    洪启胤他们下了白鹿原,进入西安府直辖的区域,就看看到了一座立式水塔正在溢出不少水,然后流入水池,水池里的水汇总流入沟渠,最后汇入村口的小河。

    而村民们却没有出来提水,反而是在自家忙着在水泥打造的洗涤池内,洗着自家衣物。

    “这是试验村,专门试验新式生活方式的村落。”洪承畴解释道,“他们用的水,叫做自来水,有大水塔统一配水,然后通过竹管引水入各自家中。

    只需要几个人日常维护水塔,就能让大家免于汲水的痛苦。

    打开水龙头,就能出水,也能节省提水的消耗。”

    远远地,洪启胤都看呆了:“这……莫不是未来都要推广?”

    “以大王的性子,必然不会厚此薄彼,而且甚至不用我们推广,一些试验村附近的村落,都自己投入了改造之中。

    能偷闲,没人会傻呵呵的埋头瞎干。节省下来的时间,不如投入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割猪草养猪、或者多开荒。

    并且这还不是最终形态。朝廷已经设计了水库,基本上每个村落都会有,一些地方不好开井,但却可以使用风力自然提水上山,然后从山上往下灌溉,这样就能在多山的地方,开辟大量的果园,或者喂养走山鸡。

    如此也能节省大量的粮食消耗。

第392章 洪刘家人至(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