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3章 行政责任制(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集会,在西安府权贵的家中,一直在上演。

    隔天,御书房。

    “大王,您就不担心他们结党营私吗?”

    贺天岸递给王三最新的一份票拟,然后看到了王三随意丢过来的名单,交谈内容。

    作为今日的值阁之臣,贺天岸还是有点惊讶王三的情报系统,但更多还是冷汗涔涔。

    哪怕是采用了五年一届内阁制,君主还是会猜忌臣僚。

    只是王三对付他们的手段,比较显得温和。

    所以,贺天岸才觉得王三很稳,稳到令人发寒的地步。

    自打王三完成了上一轮政治梳理之后,整个新顺国的政治框架基本成型,也让更多人得到了施展空间,但也让更多罪人有了犯罪空间。

    现在更是明确看到了集会名录,而王三只是丢给他去看,却并未说什么,越是这样淡然,越是让他感到寒意。

    因为他知道,王三一旦动怒,那将是天崩地裂。

    “后天上朝。”王三说,“各地的官员今天基本到齐了。给你看这个,也是让你去跟他们说,有这个闲工夫吹牛,不如多多思考,如何将各自治下变得更好。

    虽然朝廷一直采用流官制,但明廷三年一届的时间太短了。

    孤准备延长为五年一届,正好和一个五年计划等时。

    方便清账各地的任务责任。

    叫他们回来,也是告诉他们,除了结党,也要去跟同府、同省的同届官吏取取经,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找到更多让百姓富裕起来的办法。

    不然,孤叫他们回来干什么?

    你去牵个头,开几个研讨会,分享分享治理心得。

    让种哥以及麻阁老跟着一块去听讲。

    孤不在,你们才能畅所欲言,咱这儿不是明朝,不必勾心斗角,互惠互利,见贤思齐,才是硬道理。”

    “臣明白了!”贺天岸领命下去。

    但很快冷汗都下来了。

    稳!太稳了!

    别人看到的是结党营私,王三看到的却是他们在吹牛打屁,浪费时间。

    这是得多稳定的君主,才能有这样的胸襟。

    “贺阁老稍等。”

    贺天岸突然听到叫唤,转过头,一个小黄门寻来,递给他封题本说:“这是大王写的行政责任制、《官吏责任法》。大王让您参谋参谋,看看有什么需要改的地方,明日一并发来。”

    “是。”贺天岸接过来,离开回去自己的直阁,稍微看了一下最近的文件,主要是完善秋收的粮囤、以及一些需要跨部门协调的大事。

    他按照流程,很快写了票拟。

    将军事的发去王三那里,非军事的发回各个衙门讨论。

    接着才开始看王三写的行政责任制跟《官吏责任法》。

    很快,贺天岸看完了。

    表情也越发严肃了起来。

    “东征……然后召回所有的主官,接着要从三年一届地方官,延伸为五年一届,还要给所有官吏头顶,在考功法的基础上,明确上法律来惩戒官吏。

    那么,刑部、大理寺、警部、都察院等

第443章 行政责任制(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