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1章 朝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做完这些,王三见到了陈奇瑜的脑袋以及太原光复的消息。

    陈奇瑜在宣大投降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就让手底下的兵马叛乱斩杀了。

    整个山西,只剩下马祥麟还在长治抵抗。

    加之长治属于单独盆地,进出口有限,马祥麟堵着,想要快速拿下,并不容易。

    而且孙承宗裹挟孙元化等人,快速撤往济南府。

    孙元化的铳炮、工匠,全被孙承宗带走了,一下子还是让王三有点头疼。

    孙承宗还没放弃。哪怕在沧州被王信和赵肫击退,但还是从容后撤。

    只能说孙承宗确实是老将。

    “陛下,孙督师,暗中写信给了崇祯皇帝,说等他,只待时动,幽而复明。”

    刘芝送来了书信,是朱由检交给他的。

    显然,朱由检也没打算隐瞒王三他们,毕竟人在屋檐下,王三没有干掉他,已经是仁慈的表现了,要是他再藏着掖着,那就是不识抬举。

    到时候王三真弄死他,那才是得不偿失。

    更重要的是,朱由检不觉得孙承宗有胜算。

    自打登基结束之后几天,朱由检作为清算组组长,带队查抄了不少勋贵藏私,他很清楚王三现在的现银已经过亿了!

    不说旁的,就说入籍给五两银钞,城市户口分配房子、农村户口分配土地,就足以瓦解掉整个大明的民心根基。

    钱、地不拿白不拿。

    而南方的勋贵、藩王、世宦能拿钱来补贴百姓吗?

    如果不能,那么注定了这些百姓,很大概率会在战争中投降,或者偷跑。

    所以朱由检宁愿公布孙承宗的想法,也不想学刘禅,藏着姜维的书信忍受风险。

    因此接下来的议题,就是关于山东的攻略。

    孙承宗现在看局面有问题,下令所有愿意听从他调遣的兵马向东来。

    卢象升守大名府,孙元化守东昌府,他亲自驻守济南府。

    很眼熟吧。

    没错!这就是当初朱棣靖难得时候,南京朝廷政权的防御方案。

    尤其是东昌府,安排孙元化将炮兵全部安排在这里,就是为了堵住大运河。

    王三想要通过大运河快速南下,就得打东昌府统辖的临清州。

    而孙元化的炮都摆在这里,强攻的话,损失得有多大?

    朱棣当时差点在这里被打得全军覆没。

    东昌府一战,绝对的凶险。

    也是整个淮北战场唯二的战役点。

    拿下东昌,下一战就是徐州。

    所以,朝堂上听到王三要谈一谈东昌府如何打,不论文武,表情都凝重了几分。

    “时下,河间、沧州尽皆收复。保定真定的抵抗只是零星的,散乱的。马祥麟守着长治,以现在的局面推演,他大概率会后撤。

    因为彰德府扛不住河南和直隶的强攻。”

    匆匆从西安府赶来的贺天岸,作为内阁的大学士,居于众人前,娓娓道来:“因此,基于后勤来看,孙承宗一定会下令马祥麟后撤,并命他前往武定州安营。进而形成一条防守线。

    当然,后撤只是一条不错的方案,但若是孙承宗或者旗下谋士胆大,完全可以趁着我军与山东焦灼的时候,马祥麟突然从长治杀出,前后夹击。

    所以,想要打这一仗,首先要做的不是攻打孙承宗,而是绕开孙承宗。

    我们有大量的骑兵,现在还未化冰,骑兵的优势还在,我们命令河南方向的曹牛将军,突袭徐州,直接切断孙承宗的补给线。”喜欢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请大家收藏:

第571章 朝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