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北拓[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最后是陈泰自告奋勇承接过先锋的职务,目前在辽东的魏军大约有五万人,考虑到反正留下多少人都打不过汉军,最后只留下了一万五千人在辽东(防备鲜卑等游牧民族翻脸),五千人当预备队,剩下三万人则分成三部去攻打高句丽。
nbsp虽然已经开春春,但辽东、玄菟一带仍寒风刺骨,冰雪未融。三万魏军就这么自襄平(今辽宁辽阳)出发,兵分三路,北上讨伐高句丽。
nbsp目标直指高句丽王城——丸都山城(今吉林集安)。
nbsp夏侯霸一部的任务主要是切断高句丽边军的救援通路,所以他们很快就与主力分开,独自行进。
nbsp玄菟旧城的高句丽将领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来就被夏侯霸斩了,魏军还俘虏千余人,并把他们充做民夫,本来还有魏军习惯性表示是不是不能对俘虏太狠,不过很快反应过来,现在他们的敌人不是汉军了,完全不用顾忌,再说就是将来汉军过问,他们也有理由:
nbsp“这都是蛮子啊!蛮子也配享受汉军战俘营的待遇么?”
nbsp而夏侯霸在写给曹爽的信里是这么记录当时的情况的:
nbsp“敌闻我至,皆望风披靡,可见昔日威势犹存。”
nbsp在夏侯霸部经玄菟郡、渡浑河、过沸流水切断高句丽东部援军通道后,陈泰带领的先锋和戴陵带领的中军主力开始对丸都山城发动攻击,虽然这是一座山城,不过魏军都觉得比蜀地可好走多了,而且魏军虽在连年与季汉作战中屡遭败绩,但在面对其他敌人时,依旧展现出极强的战斗意志与组织能力。
nbsp高句丽的国王东川王闻讯大惊,急调各地兵马驰援丸都,可惜这些援军都被夏侯霸堵住过不来。
nbsp魏军中军在戴陵亲自指挥下,于沸流水畔与敌军激战三日,并击溃敌军留守此地的主力。高句丽士卒见魏军列阵如铁、箭雨如飞,纷纷溃逃。
nbsp野战失利后,东川王就开始固守丸都山城等待援军,这座山城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城墙坚固,城内储粮充足,且有天然屏障环绕。在他看来魏军虽兵锋正盛,但面对坚城,也不得不谨慎行事。
nbsp戴陵命各部合围山城,切断水源与补给线,并让一个俘虏带着劝降书进城,结果东川王命人砍掉了俘虏的脑袋并丢出城外,还在城头大喊:
nbsp“高句丽虽小,然非可辱之土。魏若欲战,朕奉陪到底!”
nbsp经过数日准备后,魏军发动首次攻城,但由于地形限制,云梯难以架设,弓弩也难以覆盖高处守军。连续三日猛攻无果,伤亡数百,在魏军窘迫的当下,几百人的伤亡也足以让人心疼,于是戴陵一边让陈泰绕道西麓密林,从背面突袭,一边组织人手打造霹雳车,又找来枯枝老藤编成藤球,等陈泰抵达位置后就点燃这些藤球并用霹雳车丢进城中。
nbsp丸都山城早先断了水,全靠储水过日子,遇到这样的火攻立即乱了套,加上这座山城周边积累了大量去年未完全腐烂的枯枝落叶,城市里面也有冬日取暖堆积的秸秆和木柴,火势很快就开始蔓延。
nbsp高句丽人尖叫着想提水救火,却发现水源早已被魏军切断,储水缸也快要见底,情急之下只好试着用泥土灭火。
nbsp城墙之上原本坚守岗位的士兵都被迫分出去一部分救火,一部分高句丽守将试图组织灭火,却被烈焰逼退,连头发都被烧坏不少。
nbsp就在城中陷入混乱之际,陈泰率领一千精锐,自西麓小道攀岩而上。
nbsp这一带地势险峻,常年少有人迹,高句丽防御薄弱。陈泰命士卒以绳索攀附岩石,用铁钩扣住缝隙,悄然登顶。
nbsp由于西边险峻,高句丽本来就没安排多少人值守,城中起火后更是抽调此地的士兵去救火,陈泰亲自带头攀爬,身披轻甲,手持长剑,率先跃入城墙缺口。
nbsp他们从西门上方突入,迅速控制了城门吊桥,并打开西门,另一支早已绕行到此处的魏军趁机冲了进来,然后开始大喊:
nbsp“城破了!城破了!”
nbsp此时城中火势正盛,守军惊慌失措,根本无力抵挡这支突如其来的敌军。东边的戴陵也听到了动静,立即命令麾下士兵猛攻。
nbsp魏军士气高涨,喊声震天,而守军在内外夹击之下彻底崩溃,部分将领见大势已去,开始率部投降;也有死忠之臣试图拼死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被魏军逐一斩杀或擒获。
nbsp眼见大势已去,东川王试图带着亲信从北门突围而出,但在途中遭遇陈泰拦截。
nbsp根据战报记载,陈泰亲自带队追击,最终在一处山洞中将东川王及其子安原太子擒获,而后二人被五花大绑押回城中,戴陵命人将其置于广场中央,当众宣读其罪状,然后将其处死。
nbsp当然一同随军的司马昭则是这么描述当时的场景的:
nbsp“后将军见到东川王,不顾对方哀求,拽住其衣领,殴其三拳,边打边骂,‘朕朕朕!狗脚朕!打完之后,就让士兵把他们吊起来,挂在城头上,谁敢去放就一起挂起来。”
喜欢。
第677章 北拓[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