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沙雕网友援北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2章 弃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长沙等地。

    nbsp陆逊绝望地做了最后尝试——他派遣使者要求江北的汉军停止煽动吴国军民的叛逃,对此廖化表示己方从来没有煽动过叛逃,吴国应该找找自己原因,这么多年来吴国军民的生活有没有好一些,吴国的官员们有没有认真工作,大概就是这样的话。

    nbsp打不赢嘴仗的陆逊只好退而求其次,尝试对长江水道进行拦截——简单的说就是在打造连环铁索拦在沿江紧要去处,再造铁锥置于水中,若是上游有船下来,便能阻碍对方。

    nbsp至于这些铁索同时也会阻碍吴军的战船...开什么玩笑,难道吴军现在能逆流而上去攻打汉军吗?既然怎么看都只有汉军会来攻打吴军,而且野战大概率打不过汉军,守城又守不住(汉军能在北方攻破诸多城池,相关破城经过已经通过谣言和探子传到东吴,虽然具体经过不是那么详尽,但是结果还是很明确的),那么就只能寄希望于汉军打不过来了。

    nbsp(虽然三国演义里铁锁横江是岑昏用来糊弄孙皓的计策,用来表达孙皓的昏庸无能和对民力的浪费,不过历史上这个计策实际是建平太守吾彦独自完成的,由于他请求增兵建平的要求不被采纳,所以只好制造铁锁链,在险要之处放下横断长江;又制作大铁锥,安置在江水之中,试图以此阻止西晋战船东进,后来西晋攻打东吴,也只有吾彦却领军坚守建平,无法被攻下,但是因为兵力太少,无法防守江面,最后被王濬以大木筏移走江中的铁锥,又用火烧断铁锁链,令晋军水军成功通过建平郡)

    nbsp不过汉军惯例往东吴这边运送物资的商船很快发现了这一点,并上报廖化,于是在荆州附近的大汉水师立刻派出两艘铁船巡江。

    nbsp终于当上船长的甘泗铆足了劲用船上的扩音器冲着沿江工作的吴军大喊“这是公用水道,你们无权阻拦”,见效果不明显,于是换了个交流方式——他让右舷的新打造的两门马将军炮瞄准了施工区域堆放铁链的地方放了两炮。

    nbsp虽然没有命中目标(距离太远,哪怕加装了瞄准装置,在颠簸的水面上瞄准依然是件困难的事情),但是依然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原本被吴军要求干活的民夫们再也坚持不住,就这么四下逃跑。

    nbsp带队的吴军将领连骂两句找场子的勇气都没有,就这么收拢了士兵,灰溜溜想要撤退,结果甘泗又命令他们不许走,要先把铁链收拾起来,不要放在外面碍眼,虽然甘泗这个船长统领的只有五十人(事实上若非作战需要,一艘船上最多只有十几人),不过却可以对着吴军的别部司马指手划脚,后者也没有勇气反抗,而是乖乖按照甘泗的指示让人把铁链运走。

    nbsp在这样的情况下,吴军连最后的反制措施也采取不了,武昌附近的吴军勉强还能维持士气,但是周边州郡的吴军的士气就非常可疑了。

    nbsp......

    nbsp在发现来自后方的补给断绝、麾下士兵逃亡过半,且城外的居民几乎全逃往襄樊或者公安后,朱然最终没有再等待孙权的命令,而是放弃了江陵城,带着这些士兵从汉军没有限制的乌林港撤往武昌。

    nbsp他已经做好了被孙权问责的准备,不过整个武昌已经没有人能问责他了——无论是陆逊还是朱桓,都找不出理由责怪朱然,倒不如说,这种战争方式是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

    nbsp以往碰到难以抵挡的敌人,他们身为吴国的将军,也有勇气拔出刀子奋力一搏,但是如今,这种攻心为上的模式正打在吴国的软肋上。

    nbsp据说张昭正在建邺张罗什么——数年前孙权尝试联系公孙渊从对方那里购买马匹,并将对方引为外援,张昭劝谏说公孙渊不可靠,若是骤然翻脸,吴国鞭长莫及,孙权不听,后来果然如张昭所言,张昭愤恨自己的话不被采纳,于是退居不朝,孙

第682章 弃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