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支援岳飞那些年(24)[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赵鼎继续道:“至于冗兵,更是我朝心腹大患。太祖时禁军不过二十万,如今已达八十万之众。其中老弱充数者十之三四,空额冒领军饷者又十之二三。更兼厢军、乡兵等杂役之兵,总数恐逾百万。这些兵卒多不习战,只知吃空饷、欺压百姓。每年耗费粮饷,竟占国库岁入七成有余!”
nbsp其实还有件事儿他没好意思说,当年吸收难民为厢军,一大目的就是把民众的青壮卷走,剩下的人就没法造反了,当然这事儿不是那么体面,又导致厢军数量庞大战力低下,如今大部分厢军的主要任务其实是从事劳役,比如各司各院各库的劳作,以及步驿、马递铺,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都是厢军的活,这意味着厢军虽然有军队的名头,却更像是劳务人员大合集。
nbsp而且厢军几乎没有其他去处,每逢灾年,朝廷恐饥民作乱,又招募新的厢军,年复一年,兵愈多而国愈贫,形成恶性循环。
nbsp不过这也够刘禅震惊了,昔日相父手下的将士们因为有郎君们的帮助,普通士兵顶的上别人家的精锐,辅兵披甲拿刀也不逊色别人家的战兵,结果到了自己这边,居然是一群花架子!
nbsp想到这里刘禅觉得另一个词肯定也不是什么好词,便追问道:“那冗费又是何意?”
nbsp赵鼎苦笑:“冗费便是因冗官、冗兵而生之靡费。官员多了,俸禄、仪仗、车马、衙署开支自然水涨船高;军队多了,粮饷、军械、赏赐更是无底洞。此外...”
nbsp见刘禅并未动怒,赵鼎便压低声音:“还有宗室开支。自南渡以来,朝廷为安抚宗亲,赏赐无度。如今临安城内,领俸禄的宗室子弟已逾五千人。这三冗之弊,犹如附骨之疽。若不革除,纵有亿万岁入,亦难支撑北伐大业。”
nbsp刘禅沉默良久,忽然问道:“若依卿之见,该如何着手?”
nbsp赵鼎听罢刘禅这一问,心中一动——眼前这位“官家”虽继位多年,许多时候表现得寡恩少义,但如今他回到临安后却发现对方居然改变了不少,听闻前些日子岳飞擅自出兵,他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在朝堂上为其辩解,如今又问及三冗,怕是真有决心要北伐了。
nbsp虽然重整国政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可成。然今日之问,恰是开风气之先的良机。
nbsp于是,他整理衣冠,神色肃穆,缓缓开口:
nbsp“官家圣明,欲图中兴大业,必自整顿内政始;欲整军备战,必自裁汰冗员起。老臣不才,愿为陛下略陈三冗之弊与应对之策。”
nbsp......
nbsp赵鼎说的话只传入刘禅耳中,不曾有他人听闻,倒不是刘禅有什么保密意识,单纯是他过去几十年的皇帝生涯中深刻体会到,臣子们私下里的奏对总是更大胆一些的,而若是让他们在朝堂上说什么,出于种种缘故,说话总有顾忌。
nbsp当然听完赵鼎的应对之策,刘禅也要感慨幸好没让人听到了——按
第718章 支援岳飞那些年(24)[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