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迷失在一六二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三二 威风凛凛的新部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三二威风凛凛的部队

    “看来只有收税了。”

    商量了半天之后,议题终还是回到了初阶段——也就是庞雨所建议的:决定收税。

    明帝国的税收制度秉承唐宋习惯,采用两税制。一年收两次税:夏粮和秋粮。理论上是只收米麦粮食的,称为“本『色』”,不过实际『操』作中也允许用银钱和布匹等——所谓“折『色』”来充抵。

    除了要交纳粮食外,老百姓每年还应该承担相当繁复沉重的徭役,这些徭役也允许花钱冲抵。明朝后期,各地普遍采用一条鞭法之后,徭役大都按银钱折算。所以各地收税,基本上就是收钱收粮。

    至于各地具体收取的数量,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大工程。光是一个琼山县,庞雨捧着全县丁口赋税黄册子研究了半个多月,也没能搞清楚这个县城从法律上应该收多少粮食和银钱。

    “我们恐怕还是不得不依靠原来那些胥吏,只有他们才知道该收多少税,以及找谁去收。”

    就算是自称高考时数学只差七分就能拿满分的经济学高手林峰,翻阅了一大堆赋税簿子之后也不得不同意了庞雨的观点——其实历朝历代,所有从外地调任过来的官员大都如此。聪明点的会找个好师爷帮忙处理,无能的官员就有可能被『奸』刁滑吏刷得团团转了,这类事情自古皆然。w~

    不过解席这方面则提出了补充意见——他始终坚持认为这方面不能完全放手。事实上,虽然他和严文昌,王辛芝等一批本地官僚交往甚密,能顺利攻陷琼州府也是托赖了那些人之力。但总体上,解席对于明王朝的大部分官吏都不抱好感。

    那些本地胥吏个个都是人精吸血鬼,如果这边把所有权力统统下放出去,那帮人很可能会借着这边的名义大肆『骚』扰民众,后利益拿走大半,恶名却是这边来承担。

    “我仍然坚信——没有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就不可能有宏伟壮观的大厦。大明王朝正是毁了这群贪官污吏手里,我们如果还是照样用这批人,下场绝不会比明王朝好到哪里去。只有按照太祖爷当年的做法,踏踏实实从基层作起,紧紧抓住土地和农民这两条关键点,这才是正道!”

    老解的发言赢得了一片赞同声——某党多年来的中国革命史教育毕竟不是一无是处。虽然现代时这些东西看起来压根儿没有任何用处,但身处现这种环境下,大家却几乎是本能的,都知道应该走那条路——就连敖萨扬这个台湾人居然也不例外。

    “土地改革是迟早要搞的,明朝末年和清末民初的情况差不多——其实每一个王朝末期面临的困境都是大同小异,核心都是土地和农民问题,这一点上你们的那位太祖爷绝对是天才。不过解决问题的手段上,我建议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手法——比方说台湾的土改工作就主要是通过赎买来完成,把土地从地主手中收回的同时,又给了民间大量资金用于发展工商业……”

    眼看敖萨扬有点滔滔不绝的意思,林峰连忙打断他:

    “这个扯太远了,这类大方向肯定要由委员会来作决定的,咱们还是讨论当前问题……”

    一番商议之后,大家终做出决定:对于那些本地的官员胥吏,既要加以使用,也应该有必要的提防。

    “也就是说,我们这次收税行动的总体原则是——依靠本地官僚体系的力量进行,可以给他们一点好处,但是绝不白白做冤大头……是这样吧?”

    庞雨总结了大家的发言,得出这样一条结论,解席此基础上又加上一条:

    “借此机会了解熟悉农村实际情况,为今后建立我们自己的基层队伍打下基础。”

    ——于微末中不忘大局,解席不愧是作过公务员的,这政治素质就是不一般。

    会议的后,庞雨又多说了一句闲话:

    “另外还有一点,大家可能要做好心理准备……”

    他指了指桌上那堆记载着人口,田亩,赋税等数据的黄页册子:

    “琼州府辖三州十县,即使按照这些缩了水的数据,海南岛册土地也已经超过了三百八十万亩,光是一个琼山县就拥有百万亩以上耕地,册可征税人口将近十万,整个华南地区都排前十位之内。”

    稍微顿了一顿,庞雨说出他的担忧:

    “所以,这里和澳门完全不一样……想要让明王朝承认我们对这边的占领,恐怕会比较困难。”

&n

一三二 威风凛凛的新部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