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迷失在一六二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八十 战与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八十战与和

    “单纯防守,被动挨打,肯定会有破绽。我们为何不主动出击,去广州武装游行一次?如果能摧毁他们的水军,或者破坏掉他们的粮库什么,那也不用『操』心他们什么地方登陆了。”

    敖萨扬又提出了的思路,抢先进攻确实是把主动权握手里的好办法,不过副作用也很大——敖萨扬这边刚刚说完,就有好几人连连摇头:

    “不妥不妥,刚刚才跟他们的使者说了那么多好话,表示要继续谈下去的。这一回头就出兵攻打,也太没信义了。”

    敖萨扬撇了撇嘴——这要是人家想继续谈,他们还没必要这儿磨嘴皮呢。讲信义也要看对象看时机不是?看那王尊德的军事部署,分明从一开始就是打着剿灭的主意。之所以会派两个人过来送封劝降书,不过是军队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之前,人事意思意思而已,估计连他自己都没指望成功。

    可是这会议室里的现代人,除去那几个当过兵,又或是头脑特别清醒有决断的,其他大多数毕竟都是些善良小市民。先前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不得不去杀人,那属于无奈之举。而到现,并没有遭受到直接威胁,而且还有希望谈判的情况下,再要他们支持主动进攻战术,抢先发起对明朝军队的杀戮,可就不太容易了。

    “虽然是为了生存,但杀的是自己的先祖,怪不落忍的。”~

    ——后排某个女孩子的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也没什么理由,只是单纯不想打仗而已。敖萨扬也不能说他们不对,因为大部分人都这么想。

    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看了看旁边的庞雨——这个素来以穿越众狗头军师自居的家伙到现居然一言未发,只是笑咪咪看着大家争论。

    不过旁人并没有放过他,很快,唐健点了他的名:

    “庞雨,说说你的看法。”

    “我吗?”

    庞雨笑笑,却先看了旁边阿德一眼,后者作了个手势,示意他开口,显然这两人是预先商议过的。

    “我跟阿德这几天一直分析这些情报,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战术,无论我们是被动防御还是主动进攻,打这一战都是得不偿失——因为大明王朝的力量还远没有到枯竭的时候,即使我们把这三万人全部消灭,哪怕连两广总督也顺手干掉。他们一转手仍然可以重任命个总督,并且调集多的部队前来。”

    “不错,明帝国南方还有不少部队,目前只调来三万,是因为他们觉得对付我们这几千号人,用三万大军已经足够了。但如果发现战事不利,需要增兵的话,他们再派个十万人过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根据情报显示,那边甚至已经有人提议说,要把四川石柱的总兵官秦良玉征调过来……”

    阿德旁边作补充道。对于这位明末著名的巾帼英雄,以及她手下那支敢于和满洲兵决死对冲的“白杆兵”,只要是听说过他们事迹的人,都素来很是敬重的。一想到有可能会和这位完全有资格被称为民族英雄的老太太作战,会议室里很多人脸『色』都有点不自然起来。

    “那你们的对策是什么?”

    唐健沉声追问道,他关心的是具体应对策略而非局势分析——能不打当然量不打,谁没事干愿意跑去打仗啊。

    “一个字:拖。”

    庞雨的回答倒也干脆利落,但唐健却皱起眉头:

    “仅仅靠拖延时间,就能让明帝国放弃消灭我们的念头?”

    “换了其它朝代可能不行,但这是崇祯年……去年还算是比较安静的,各地的叛『乱』先后平息不少,所以我们这边就显得比较醒目。可用不了多久,我记得山东那边就会『乱』起来了……”

    “那是‘吴桥兵变,爆发于崇祯四年,孔有德,耿仲明等**『乱』山东长达一年之久,并曾攻陷登州,遭到围剿后渡海投靠了满清,导致其上官孙元化被杀,而满洲从此得到了红衣大炮的使用和铸造技术。”

    李明远教授果然非常渊博,庞雨只能记得一个大概,而他却能随口道出具体详情。不仅如此,似乎已经意识到庞雨等人的想法,老教授又连续举出其它若干事例:

    “除了山东以外,陕西的局势也不断恶化。对于农民起义军,三边总督杨鹤初是采取了招抚为主的策略,但是这种政策后来被证明是失败的。杨鹤本人于崇祯四年——也就是今年下狱,而陕西也将重陷入到的混『乱』中去,成为一个无法治愈的病灶,直到后吞噬掉整个明王朝……”

    “另外,东北,这一年皇太极进攻锦州,围困大凌河城,巡抚丘禾嘉长山败绩,总兵官祖大寿投降——不过后来他又逃走,重回到了明军

一八十 战与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