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迷失在一六二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五三 宫装丽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五三宫装丽人

    正当冯宇飞外面把徐慧追得鸡飞狗跳之际,大多数女『性』穿越众却都挤后面一间大屋子里。这里本来是王若彬的枪械作坊,也是仓库大院里为宽敞高大的屋子,一应设施为完备。现机器当然早被搬到白燕滩主基地去了,不过屋子里的电灯,自来水,排气扇等设施并未拆除,乃是临高城中少数几间能通上电的屋子之一,于是被当作大会议厅使用。

    地上原本是铺了实木地板,这时候又垫了一层『毛』毡,几十口镶金包银的楠木箱子整整齐齐排列于地,箱盖已经被掀开,显示出里面的金碧辉煌,抑或是珠光宝气。

    ——整整数十大箱的精美衣物,头面首饰,以及绢纱丝锦衣料等……总之都是能让女人心动的好东西。虽说现代人女权意识高涨,不过象女博士冯宇飞那样,哪怕明朝社会也仍然坚持要跟男人享受同等待遇的巾帼英雌倒也不多。大多数女『性』还是关心那些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比如箱子里的这些东西。

    大家来到明朝近三年,虽然实行的“原始『共产』主义”制度,但每个人的私人物品还是增加了不少,其中又要以女同志们的衣柜增长为明显——到现,几乎每一位女同胞的私人房间里都有至少三座大衣橱:一座是放置日常穿着衣物,一座放置漂亮华贵的西洋古典裙装;而另一座,则当然是用来摆放精致美丽的中国传统古典风格汉服了。

    曾几何时,汉服作为华夏文明的象征,网络上很是流行了一阵子。管日常生活中,为了穿着和行动方便,多半还是以简单实用的现代衣饰为主,但这些女同胞们只要一有机会,还是会量给自己添置一些“时装”——各个时代,各种风格的都有。

    早是自己做,想当初程叶高夫人为教她们女红手艺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但这些现代女做出来的东西还是只能说适合作为抽象派艺术品看待。后来是找了本地裁缝来帮忙,可惜海南岛偏远地方,不可能有什么高明裁缝,作出来的衣裳也只能讲究个实用『性』了。

    直到共同分享了安娜小姐的两位家族专用裁缝之后,女士们的衣橱质和量上才普遍有了很大提升。不过那两位高级裁缝只会做西洋装,而华人么,终归要对本民族的服饰加亲睐一些。

    随着整个团队势力的扩大,军事组或贸易公司那边经常能获得各种高档衣料,这些东西都是女士优先的。每次分配到好料子,女同胞们总要到处张罗着去找好裁缝来帮作衣裳。这时候她们已经可以从广州等大城市聘请到名师,做出来的衣服也基本上能体现出这个时代的平均水准了。

    不过这次,她们所得到衣服却是出自大明皇宫,按照中国人什么好东西都要归皇帝享受的观念,宫廷里的尚衣监乃是这个时代为顶尖的裁缝机构。无论衣料还是做工均是不同凡响。就算这些衣服都是日常产品,大路货,任一件拿出来也要大大胜过民间工艺,哪怕是广州城里好裁缝的作品,也远远不如——这年头,所谓“宫廷御用”,可不象后世那样仅仅是个招牌而已。

    …………

    大会议厅被临时封锁,成了女士专用房间,十多面大镜子靠墙而立,之间用轻纱布幔相隔,形成一间间**的小衣室。女生们一边嘻嘻哈哈说笑着,一边从箱子里翻找着适合自己身材的衣饰拿进去一一试穿。衣架上『乱』七八糟堆放着换下来的衣服,时不时就看到一条只穿着内衣的白花花身影冒出来,到箱子里翻找一通之后抱着一件的再钻进衣室……只惊得站一旁侍候的几位宫装女子乍舌不已,心说这些短『毛』女真是泼辣大胆,世俗礼法什么,果真是一点都不放心上。

    年纪幼小,对汉族衣装也不太感兴趣的黎家女孩佩佩则负责守门口,只要听到外面有人敲门,就按照姐姐们教她的唧唧哇哇『乱』叫一通:

    “淑女专用房间,男士自觉止步……啊,茱莉姐?快进来快进来,怎么才来呢,好衣裳都快给挑完了,衣室也没有空闲的了……唔唔,那边娇娇姐大约快好了,过去合用一下吧。”

    里面的一间衣室中,王娇娇已经选好了一套称心合意的女装:杏黄『色』对襟小袄配真紫『色』月华长裙,披上一条红罗纱帔,显得雍容华贵,只是头发还披散着,此时正与一位年约三十余岁的中年『妇』人商议着。

    “吴尚功,帮我看看这衣服该配什么发式?还有相应的头面首饰,总要对应起来才好。”

    ——这次明宫回礼送足全套,除了衣裳首饰等物品外,估计这边对于修饰化妆之类也是不太精通的,干脆调派了几个以前内廷中侍候过的女官过来。当然,正式“编”的宫人是不可能给派过来的,但大明宫廷和这时代很多官僚机构一样都充斥着冗员。每年都有的秀女被选入宫,到了一定年限的也应该放出宫去。但明王朝选拔宫女习惯从平门小户中挑选,总有一些家境贫寒离开宫廷就活不下去的,多半还是会被允许容留宫中。

    上一任天启皇帝的妻子,懿安张皇后是个很念旧的人,当初她手里就留下不少编制外的大龄女官。到周皇后这边虽然给大嫂面子,允许她们继续留宫中混日子,但眼看着人越来越多终究也是一桩烦心事。

    这次正好碰上要往海南那边派人,虽然路途遥远,却觉得说不定是个机会——要知道凡是给短『毛』干过活的人,印象深刻就是他们的工资待遇极其丰厚。程叶高等人发回来的述职报告,虽然不敢公开宣扬,但字里行间对于这方面总是难免透出几分洋洋得意……就算嘴上不说,比方那位素以清廉著称的王璞王介山,自从落到短『毛』手里“从贼”以后,每隔两三个月就托人随家信一起送回老家的银饼子,这可绝对瞒不过锦衣卫去。~

    所以终是招募了十多个自愿出宫来碰碰运气的退职女官,让她们跟随钱大人的宣抚团队一起前来海南。这些人手里都是很有点技术的,就比如眼前这位姓吴的女官,以前曾专门负责掌督妃嫔宫人女红课程的尚功局中服侍多年,不仅一手针线功夫出『色』无比,对于梳头化妆等方面也很有见解。被专门派过来,就是为了需要的时候帮受礼人改动衣裳尺寸,以及为她们妆容方面出谋划策。

    听到王娇娇的要求,吴女官上前打量片刻之后笑道:

    “给王姑娘梳个牡丹髻可好?配上赤金满池娇分心的钗子,再用翠叶嵌的七宝琉璃花相衬,正是当下京城里时兴的样子呢。”

    很中肯的意见,若是旁人估计也就采纳了,偏偏王娇娇平日里对于服饰妆容是上心,自个儿很有一套主张的,先前询问只是为了取个参考,听到吴女官的话,略略皱了皱眉头:

    “好是好,就是有点老相了,而且按照你们大明习俗,只有出嫁『妇』人才梳高髻吧?我还是随便梳个纂儿好了。”

    吴女官笑笑,眼前这位大小姐容颜绮丽,确是一等一的人才。不过虽然保养甚佳,终究也能看出已是二十好几的人了,况且眉心早散,分明已不是处子,却依然要别人以“姑娘”相称,这时候又要求梳一个只有未出阁少女才用的发式……不过管她呢,反正这边是人家自己的地盘,爱梳什么就梳什么好了。

    于是就帮她梳头,中途王娇娇却又要求多多,头发要求梳一半留一半,除垂髫之外还要留一部分披肩上。首饰也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是『插』了一支累丝缵珠金凤钗……吴女官反正入乡随俗,按照主人的要求情折腾。等到后成功,当王娇娇揽镜自照时,她却背后微微一怔——眼前这幅妆容半遮半掩,衣裳繁复而头饰简单,一身妩媚气外又带出几分清,如果大明本土肯定会被视作不够端庄,但却肯定能叫男人们酥了骨头。

&nbs

三五三 宫装丽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