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三 “重建”海南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员会改选上郑重提出这个问题——咱们的班子还没建立起来多久就出现寄生机构啦!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委员会里现已经全是官僚啦,下次改选要求大换血!
对此场的大多数穿越众只是哈哈一笑,也没当回事,毕竟人人都知道肖朗的脾气不好,自从上次受伤以后甚。
如此折腾了大半宿,基本上把移民中的“剩女”统统都让人领走了,只剩下十来个坚决不肯嫁人的,宁肯分不到田地被送回山东也不愿这里结对子。这边也不好强迫,商议之后决定把她们暂时留『妇』联和贸易公司里头作为雇员使用。
询问她们的坚持原因,大多数都是和丈夫失散,却又感情深厚不肯就此放弃的。有几个是知道丈夫已经死了,心灰意冷想要就此守寡的——对这些人胡雯打算抽空再劝劝。还有一些则是不知道消息,抱着一丝希望想要再等等看的,对此胡雯也允诺她们会通知山东方面加以寻访。
至于“剩男”就多了,足足有好几百——没办法,男女数量有差距么。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光棍汉子总是占多数的。不过光棍汉总比单身女要好安排,大不了打发到下面工程,筑路等队伍里先充当一段时间的苦力再说。这些汉子一听田没分到还要先干苦工难免都有抱怨,不过胡雯告诉他们『妇』联对此也早有安排,到时候会给他们许配黄花大闺女!
胡雯这倒不是瞎说——她已经通过张三光,程叶高,严文昌等当地官吏,甚至通过舒中的老丈人家族向各地黎人寨子都发出消息:以自愿为原则罗单身女『性』,只要愿意嫁入移民村落的,就能得到短『毛』的赠礼。据说是报名踊跃,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差额补足。
此后一段时日,差不多的景象昌化及其附近的感恩,儋州等地面多次上演,光是凌宁第一舰队就陆续为海南岛上送来了三万余人,都被安置这一大片区域中。大约七八千个家庭组成了约百余个的集聚村落。这些村落的造型都是大同小异——某块比较平坦,靠近水源的土地上,呈棋盘状安置着百余幢几乎一模一样的木头房子。除了住宅区域外还预先规划处公共活动用地,猪圈畜栏以及谷仓粮仓等。村子的下风和低洼处则布置有用砖石砌筑的集中式厨房与公共厕所,并具有完善的上下水系统支持……做好统一规划的优势就于功能划分非常明确,可以确保这些村落排污,通风,避免疫病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其周边则往往有大片适合于耕作开荒的土地,虽然现还大都是荒芜野地,但只要肯干,很快就能开发出来。
即使是张三光等本地的明朝官员,也一直很奇怪短『毛』是如何短短时间内就能找到那么多适合建立村寨的场所?——要知道就算是当地有经验的老人,也需要经过相土尝水,观察风『色』,甚至还需要等待一年时间看看气候变化,如此才能决定一处适合于居住的地域。而短『毛』的勘测队却仿佛未卜先知一般,目地『性』非常强的到处流窜。每到了一处,立下根杆子,拿出他们称为“经纬仪”的玩意儿测量一下数据,地图上把位置一标就算是找对了地方——如此仓促之间定下来的一百多处村寨位置,事后看来其中大部分居然还都挺适合的,不得不说这帮短『毛』还真是有秘术。
——其实穿越众之所以能那么快确定合适位置,纯粹是因为他们有三百多年后海南岛的行政地图,只需要从后世那些行政村位置里,挑选一些能适应当前水源与道路条件的标注出来而已。当前年代这些地方还大都空无人烟,找荒地很容易。
这帮偷懒家伙甚至连村寨名称都直接按照后世地图上所标注的来取名,这样对照起地图来好方便些。可那些搬进去的村民们则都感到颇为疑『惑』——明明村子里没一个姓乔的,为啥这里要叫乔家坳子?又有些诸如张官村金水镇之类,听起来应该是有点历史的,却明明只是一片荒芜而已。
当然初来乍到的他们也不敢多问,反正按要求整地建房先把村子建立起来再说。不过后来等渐渐熟悉了,也有人进入到短『毛』的行政系统里面工作,有人便忍不住开口询问当初这地名都是咋取得?
对此他们的短『毛』长官从来都是笑而不语,而这些明朝人恐怕永远也料想不到,他们的短『毛』上司们只是按照三百年的行政区划图,按部就班把那个时代的海南岛给“重建”起来而已。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四三三 “重建”海南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