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迷失在一六二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三七 交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三七交换

    公元一六三三年的年元旦这天,琼海军驻山东部队的各级军官齐聚于当地名胜蓬莱阁上,观赏著名的“日出扶桑”胜景。

    年看日出这个习惯还是当初刚刚抵达海南时,大家公元一六三零年的元旦这天集体跑去玩闹而养成的。那时候刚刚登陆一个多月,全挤一处县仓大院内,各方面条件都很差。也没什么娱乐活动,主要是心绪不宁,天天晚上都有人哭哭啼啼吵得所有人都不得入睡。

    再加上当地当时全无工业污染,空气极好,导致人醒来也早,所以每每天还没亮便有人出门,门口值班人员询问原因,总是说“看日出去”。一六三零年的元旦这天其实也是如此,只是所有人都跑了出去,与其说是大伙儿兴致好,还不如说是无可奈何之下的苦中作乐。

    然而从此以后这却成为惯例,无论各人身何处,只要逢到每年的第一天,总是可能早点起来看日出,这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一类仪式——望着那轮太阳自海平面或者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直到冲破雾霭放『射』出万丈光芒,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琼海军当前的局势——他们不也是从一片黑暗中艰难崛起吗?到现么,虽不敢说是如日中天……

    “……咱们现就是那早晨**点钟的太阳,总能算得上的!”

    趴蓬莱阁的木头雕花栏杆上,有人如此颇为感触道。经过四年辛苦努力,他们现已是初步建成了属于自己的势力,大明的政治版图上也不再是无足轻重了——这一次公历元旦,本来只是他们短『毛』内部的节日,连手下官兵都不强求庆祝的。但前几日登州府的文武官员不知从哪儿打听来消息,提前送来了不菲重礼,同时又让人通报说今日要来拜访庆贺,其殷勤小意之处,与从前大相径庭——要知道即使不久之前,还有消息说许多明朝文人对他们短『毛』惯用夷人历法,另过夷人节日大感不满呢。

    “朱大典他们要过来,恐怕不仅仅光是为了祝贺拉关系那么简单。”

    庞雨和敖萨扬这两位参谋官职责所,事先已商量过对方的动机,此时猜度起来,却也颇有把握。

    “登州叛『乱』已经被彻底平定,诸军各还本镇,我们两千多人还占着登州府城就有点太过于显眼了。朱大典这次过来,十有**是想和我们商谈撤军的事情吧。”

    ——随着钱谦益入京,朝廷关于山东的战后封赏博弈大戏正式开幕,被征调来讨伐叛『乱』军的各路部队也开始纷纷准备开拔。士兵是直接返回原驻地去,主官们则需要去北京城里逛一圈儿,向朝廷领取他们所应得的赏赐——自古朝廷不差饿兵,把这些丘八大爷们拉出来干活儿可是要付钱的。出发前要有开拔费用,战后如果失败就罢了,可若打赢了,诸般花红赏赐断不可少,否则下回谁还给肯给你皇帝老子卖命? m.a

    此时登州城下,驻地离这边近的青州兵已经于几天前拔营出发回去了,他们是朱大典和谢三宝一系的直属武力,调动起来是容易。所以确定这里的俘虏和其他部队不会再惹麻烦之后——主要是琼海军的震慑力已经足够,谢三宝就立刻强硬要求青州兵先返回驻地区,这样他所承担的补给责任好歹要减轻一些——没办法,这里的几万大军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物资,繁重的补给工作几乎要把谢三宝给『逼』疯。

    而且,由于有琼海军的示范效应摆那里,对明军的物资供应力度要比正常情况下增加了不少,虽然肯定还是比不上短『毛』那种变态的充沛程度,但也算大明军中少有的丰衣足食了。否则双方差别太大,很容易激起兵变的——山东官僚现非常重视这方面。

    稍远一点来自保定,京师方向的几路援军也就是这几天内快要开拔;辽东的人马因为骑兵多,动作快,所以不着急走,似乎是还想跟琼海军多接触接触;而剩下远的那路川军则正跟山东行营大佬们打饥荒——他们说千里迢迢来山东花费太大,回去的盘缠不够了,请求行营能支援一点。搞得行营官员很是郁闷——朝廷不是有赏赐的吗?

    结果人家理直气壮:朝廷赏赐是带回家养老婆孩子用的,哪儿能作为路费花掉呢,路上都花光了他们这一趟岂不是白跑?哭穷哭得行营这边都无可奈何,后是朱谢二人商量

四三七 交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