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迷失在一六二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三四 我们只是在修营房……而已[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三四我们只是修营房……而已

    随着时间推移,威海基地的建设规模不断推进,一座相当近代化的小城这十七世纪的山东半岛末端渐渐成型。虽说琼海军先前登州平叛时已经闯出了诺大名头,但那毕竟是战场上,一般平民百姓都是有多远逃多远,真正见识过他们能力的,除了那些很快被调回各地的大明军外,也就是倒霉的叛军对他们了解深了——但叛军是肯定不会说他们好话的,大部分人也没那机会。

    当然,后来琼海军招募流民时,招募来的各方流民也是尝过他们甜头的,不过这批人很快都被运往南方……所以当琼海军威海卫这边登陆时,本地大多数老百姓和官员士绅对他们仍旧不怎么了解,还是抱着相当谨慎和戒备的态度。

    虽然解席手中有大明朝廷颁发的文书,以及一个“威海卫参将”的名头,但那些士绅看来,这年头拥有武装力量的都不是什么好鸟,哪怕正儿八经的朝廷经制之军,地方上也免不了刮『骚』扰,何况这支全身绿皮的军队与大明军完全不同,听说还是反贼招安而来,那军纪是令人堪忧——听说他们登州府很能打?老天,这年头越是能打的军队越是不讲理啊!

    之后敖萨扬这边老老实实熬了一个冬天,倒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不少戒心——这支短『毛』军还算守规矩,良心也不错。即使冷的时候也没把主意打到周围府县的存粮上,反倒收拢了不少难民……不过等到守军换人,那位正牌解大参将带着他的“家丁”部队亲自上任之后,周边几个府县又开始紧张起来——因为这支短『毛』军开始大折腾了。

    琼海军盖房子,烧水泥,筑路平场地,都需要大量石料。石头从哪儿来?这个时代除了靠人工慢慢敲凿之外,就是堆起柴薪用大火烧,把石头烧热以后泼上冷水,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使得石头开裂,之后再撬下来慢慢敲碎……效率低得很。但那帮绿皮采石料全是用火『药』的……先山上打洞,塞进整包整包的炸『药』包,然后拉上导火……轰隆一声,有时候甚至半座山都能给炸塌啰!

    这一系列的大动作着实让周围几个府县,尤其是距离他们近的文登,金山,百尺崖等几个县治或卫所担忧不已,这帮短『毛』想干嘛呢?这年头民间的封建『迷』信思想很是浓重,琼海军这样大范围开山炸石,当地百姓中间甚至有谣传说他们是不是要这里搞什么大型的巫蛊之术?又或者是来为短『毛』的哪位大头领移风水,造陵墓的?

    ——以那些明朝人的认知,这么大规模的土建工程,他们心目中也只有造皇陵可以比拟了。有地方官员甚至专门写了奏报题本上去,说自琼州髡军移镇此地以来,日夜开工,喧嚣不已,时常遥见天边赤红,未知做何勾当,存何居心……

    京师内阁收到这样的奏报之后自是哭笑不得,有陈涛,钱谦益等一批人中枢,当今大明朝廷对于短『毛』的了解倒比地方上还要多些。何况自从登州合作过以后,他们就知道这伙短『毛』好个折腾,各种奇手段层出不穷,地方上少见多怪,却也难免。 m.a

    只是涉及到皇权风水之说,下面都正儿八经报上来了,上头也不好不加理会。而且还有一点——按照当初短『毛』与大明协商的结果,琼海军威海卫这里驻兵不能超过六百的。眼下这帮短『毛』那里大动干戈,据说连山都炸了好几座——你驻个区区六百兵,怎么也用不着炸掉几座小山丘来采石料吧?

    于是兵部特地派了个侍郎过来询问和查验,不过涉及到这种具体技术问题,琼海军这边应付他的手段太多了——那位侍郎坐船过来之后,解席和庞雨二人亲自带他绕基地各处走了一圈,一一指名用途:这里是兵营,那边是伤病疗养院,再那头是物资仓库……就仓库用途还有细分:粮库布库可以随意些,武器库肯定要放到紧要之处,火『药』库危险『性』太大要藏山坳里……另外,咱们这支部队的一切补给都是来自于海上,军营附近一座有足够输送能力的港湾必不可少。海港本身供水手住宿休息的营房,修葺船只的作坊工场,以及贮藏货物的仓库肯定也要修建起来。而为了保证港口运输船的安全,附近少不得还要建几座炮台……

    如此这般一番指点,只听得那侍郎头大如斗

五三四 我们只是在修营房……而已[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