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4章 创作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的语言风格的时候,京味儿小说是很占优势的。

    原本那五这篇小说,是作为长篇构思的,原本我想的是,就像清明上河图那幅画卷,让那五在这画卷里一直走,走过几十年,但小说却是写到了解放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

    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

    在讨论这篇小说那五的时候,在场的很多人都认为,这篇小说实际上是一个长篇的结构,还可以接着往下写。

    但季宇宁的这句解释,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让大家全都无语了。

    是啊,这句话说的太有道理了。

    接着就是说他的那篇我曾经生活的地方了。

    “刚才吴泰昌同志问我,这篇小说中的生活场景是在淮河边,还是长江边?

    那我现在可以告诉你,其实我插队的地方是在淮河流域,我曾经去过皖省的沿江地区,但对于那里的农村生活,只是浮光掠影般的看了一下,对于沿江的城市我倒是很感兴趣。

    小说中描写的,实际上很多都是我插队地方的生活,为什么要把它向南平移到长江流域呢。

    那是因为我15岁插队,一直到21岁,这6年,就没有见过我的母亲。那个期间我的父母也下放了。

    我把长江看作是母亲河,所以小说里有一句诗,我们活着,像长江一样年轻,我们活着,像长江一样古老。

    另外茹主编说,她看完了这篇小说,有一种浑身冰凉彻骨的感觉。

    确实是这样,我写完这篇小说,我自己都有这种冰凉彻骨的感觉。

    这是我第2次有这种感觉了。

    第1次,是我在刚上初中的时候,看到写王静安先生在鱼藻轩前投水的内容时,我就有这种感觉。

    当时是设身处地,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

    而我代入到这篇小说所描述的那个时代,是为了个人的命运和前途。

    当然我写完这篇小说,我也觉得太冷了,所以后面又缀上一篇微型小说,就是那篇给儿子。

    因为我想未来会很好的。未来的下一代应当知道我们这一代的经历。应该要体会一下我们经历的所有一切。

    另外,就是这三部作品是一个系列,我觉得如果缺了最后一部作品,那就是不完美的。”

    季宇宁说完以后,主持人张主编又追问了一个问题。

    “小季刚刚说到的这三部作品的创作时的想法,我觉得说得非常深刻,对于我们大家会很有帮助。

    我听了也很有收获。

    我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季你对于文学创作有什么想法和体会?或者说你觉得自己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我觉得这是一个纯文学的问题。”

    “对于文学创作,这个题目有点大。

    现在的我来回答,或者我来谈,我觉得有点儿力所不能及。

    但我的体会是:思想充实,精力充沛,是为气盛,语言讲究准确,这是唯一的要求。

    我在写诗也好,写小说也好,或者是写散文,写电影剧本,写歌曲,我都是喜欢构思以后,一气呵成。

    这就是我说的气盛。

    语言准确呢,除了本身的原意之外,我还考虑了一些方言的问题,因为我从小由于家里面的因素,会说东南地区的很多方言,长大以后也学了一些南腔北调,所以我觉得方言,对于小说的创作,对于不同语境,对于不同地区的人物的描写,是很有用处的。”喜欢重生1977,娶了女儿国国王请大家收藏:

第94章 创作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