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小渔村[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袁若修提出的要求,陶东来答应得倒是爽快,不过要执行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毕竟这是1627年的三亚,只要离开基地就没人能保证绝对安全,而且陶东来也想借此机会顺便让军警部的人好好再勘察一下小渔村附近的地形。值得一提是原三亚市区和胜利港、田独河之间的这一大片山岭,也已经被执委会更名为“胜利岭”。而小渔村就正好位于胜利岭南端,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如果日后有来自崖城方向的陆上攻势,必定就会经过小渔村的所在地。上次颜楚杰带队去侦查的时候虽然抓回了于姓父子,但侦查效果却是寥寥,如果能有本地带路党的帮助,想必就不一样了。
这次的队伍除了农业部和军警部的人之外,当然还配上了翻译人员,另外通信小组的人也要同行,以测试现有电台及小灵通系统的信号覆盖范围和盲区,海运部也打算派个人去考察一下这个渔村的造船水平,如果有造船师什么的说不定以后会派上用场。而超过一定人数的野外行动,按照执委会的规定,必须要配备随行医务人员以防不测。于是一来二去就涉及到四五个部门的人员配置安排,为了在这次野外行动中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执委会也要派出代表参与行动,最后是历史爱好者宁崎主动申请了这个任务,他实在是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个时空中明末普通百姓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人数一多,协调起来就慢,而且军警部的一帮人分作两拨一大早就被颜楚杰派出去了,一队沿着田独河往上游行进,与工业部和能源部的人一起勘察田独河上游的水文条件,为之后的水电建设做准备工作。另一队则是颜楚杰亲自带队去了港湾外伸入南海的榆林角,他打算未来要在榆林角的山岭上找合适的地方开辟一个观察哨,以监视预警可能来自海上的威胁。(m.a
送走这帮人陶东来立刻就回一号基地的工地上去了,他必须亲自去确认一下浇筑圈梁地基的快干水泥凝固程度是否已经达到了施工要求,如果赶得快的话,今天太阳下山之前至少能搭出两到三百平米的活动板房,晚上就可以把妇女儿童和年纪稍大点的人都安排进去,不用再睡帐篷了。
另外下午会从“新世界号”上把建设部采购的一套免烧制砖机设备卸下来,工业部这边必须要尽快安装调试,争取早日投入生产。这套设备可以使用米分煤灰、煤渣、矿渣甚至天然砂等作为主要原料,不需高温煅烧而是用高压压制成型出砖,而且出砖速度也比传统制砖方法快得多,对穿越前期必然会面临的建材缺口简直就是金手指。但唯一的缺憾是这玩意儿必须要靠电力运行,而现在能提供大功率发电的只有“新世界号”上的船用发电机组,那可是个货真价实的油老虎。所以工业部的计划是尽快探明田独河上游的水情,争取能尽快在事前计划的地点开始修建小水电,然后将田独河上游地区逐步建设为未来的工业基地。
“闪电号”从胜利港的临时码头驶到港湾西边的渔村并没有耗费太长时间,事实上如果有心观察,在“新世界号”的驾驶舱用望远镜便能看到这边有一座小小的木质栈桥从岸边的红树林中探出来。“闪电号”小心翼翼地靠到了栈桥边,然后联合小组成员们鱼贯上岸。最后大胡子医生约翰逊也背着个大包下到了码头上:“我是医生,我和你们一起去,说不定那里会有病人。”
约翰逊主动请缨,宁崎和颜楚杰自然不会反对,原本队伍中虽然有一名医务人员,但这家伙被分配到医务组的原因是因为他穿越前在某个连锁药房工作而已,论专业水平肯定是比不了约翰逊这种有行医牌照的正规医生。再说约翰逊本身也是军警部的编外人员,对枪械的熟悉程度恐怕还要胜过军警部的大部分人。军警部这十个人除了颜楚杰之外都是扛着56半,而约翰逊则是身上挂着一把k416,腿上还插着把k手枪。出于谨慎考虑,宁崎刚才在船上也申请了一把k,至于怎么开闭保险、瞄准射击,还是向约翰逊现学的,心理安慰的作用恐怕远远要大于实战意义。
带着十几把枪去侦查一个渔村,这倒也不是杀鸡用牛刀,而是执委会很早就已经制定出了各种行动守则,特别是前往未知区域进行前出侦查的行动,更是准备了多种预案。团队成员配置、行进模式、联络方式
第17章 小渔村[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