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移动通信网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资料快速来到了秦奕工位这边:“小秦,我们华伟这边打算在继续研发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时候,也做一些移动基站的研发技术储备。”
“从目前我们收集到的这些数据来看,国际上的这几种标准各有长短,优势与短板都很明显,我理解后续国内应该会在全国范围都继续推广羊城的
TACS
技术,我觉得我们应该是要关注这个技术标准的,你怎么看?”
秦奕停下手中的工作,接过任争斐递来的数据资料然后快速扫了一遍,思考片刻后说道:“任总,TACS
技术在羊城的应用确实会积累了不少经验,从覆盖范围和用户容量来看,在当前阶段有一定优势,国内大规模推广它,也是基于现阶段的通信需求和基础设施状况。”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但从长远的研发储备角度考虑,仅仅关注
TACS
可能存在局限性。”
秦奕回忆了一下前世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
90
年代以前,移动通信领域完全是模拟信号的天下,1979
年瀛国率先推出了首个
1G
网络
——HCMTS,拉开了移动通信时代的序幕,随后
1983
年漂亮国推出的
AMPS,作为全球首个大规模蜂窝网络,让移动通信真正走进了大众生活。
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模拟通信技术的弊端就会逐渐显现。模拟信号容易受到干扰,通话质量不稳定,在人员密集区域常常出现信号拥堵的情况,而且,模拟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能力有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通信需求。
到了
1991
年欧罗巴便推出了
GSM
这个全球统一标准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标志着数字通信时代的正式来临,GSM
采用数字调制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通话质量得到显着提升,同时,它在频谱利用率上远超模拟技术,能够支持更多用户同时通信。
另外一个重要的
2G
移动通信标准则是
CDMA,
1993
年棒子国在高通的主导下率先开通全球首个
CDMA
商用网络,CDMA
技术凭借独特的码分多址方式,进一步提升了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质量,在数据传输速度上也有了一定突破。
按照通信技术从概念萌芽到完全实现商用,通常需要
5
到
10
年的时间来沉淀和打磨,由此推断,目前各国想必已经在
2G
通信技术的相关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如果我们国内这时候也能同步研究相关技术的话,到时候在
2G
商用领域应该就不会太被动了。
秦奕拿起一支笔,在资料边缘轻轻敲击,继续分析:“TACS
毕竟是模拟技术体系下的产物。我觉得移动通信和电话通信的趋势都是类似的,以后都会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随着通信行业发展,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虽说短期内全国推广能快速搭建起一个相对广泛的移动通信网络,但未来数据业务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时,模拟技术在数据传输速率、处理复杂业务等方面的短板就会暴露无遗,华伟做技术储备,眼光得放长远。”喜欢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387章 移动通信网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