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9章 直线上升的鹏城经济数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序,整齐、准确地呈现在屏幕上,团队成员们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十几个小时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

    1988

    年

    1

    月底的一日清晨,鹏城国贸大厦外的报刊亭围满了人,报童小吴抱着刚送来的《鹏城日报》,报纸油墨未干,头版标题写着

    ";1987

    年

    GDP

    突破

    87

    亿元";,排队的上班族大多穿着流行的的确良衬衫,有人掏出钱买报,手指上还留着计算器按键的压痕。

    市政府会议室内,工作人员用投影仪展示

    GDP

    排名图表,鹏城

    1987

    年的经济数据曲线从

    30

    名开外直接跃升至全国第十,经济增速高达

    58%,鹏城大学的经济教授在会上说:";这说明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对的。";

    接下来的几天,鹏城经济数据便被各地报刊转载。

    长江边的武汉关钟楼敲响七点,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卷帘门次第升起,个体户老张边啃热干面边翻看《长江日报》转载的鹏城

    GDP

    新闻,油渍在

    ";增长

    50%";

    的数字上晕开,江汉关码头的搬运工们围在报摊前,有人嘟囔:";鹏城三天盖一层楼,咱汉江上的桥修了三年还没合拢。";

    ";鹏城都冲到全国第十了。";汕市老市区的骑楼下,鱼贩阿芳蹲在装满鲜蚝的竹筐旁,《汕市日报》垫在潮湿的石板地上,不远处的集装箱码头,起重机吊起标着

    ";特区制造";

    的塑料玩具箱,海鸥在

    ";汕市经济特区";

    的标牌上空盘旋。

    琼岛海口港的汽笛划破晨雾,成立省级经济特区的消息还在椰林里回荡,码头工人老周把《琼省日报》卷成筒,指着鹏城

    GDP

    数据对工友说:";人家一年顶咱几年,这下咱也得加把劲。";

    远处滨海大道的工地上,推土机正铲起红土,为新建的开发区开路。

    与此同时,珠市拱北口岸的霓虹灯牌闪烁,渔女雕像脚下的海鲜档老板老陈,正把《特区报》垫在秤盘下。";鹏城都冲到全国第十了。";

    他对着来收海鲜的澳岛商人咂舌,塑料筐里的螃蟹在报纸

    GDP

    数据上挥舞钳子。

    鹭岛鼓浪屿的钢琴声里,外贸公司职员翻着内参,用红笔圈住鹏城

    ";三来一补";

    企业数据,窗外渡轮正载着闽南瓷器驶向东南亚。

    魔都国营纺织厂的老厂长在办公室看到了这份报纸,他盯着鹏城的经济数据,手边搪瓷缸里的茶水凉了又热,去年他拒绝了港商的合资提议,此刻看着鹏城的发展,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京城部委的干部们也都传阅着内部资料,其中重点标注了鹏城

    ";三来一补";

    企业突破

    2000

    家的信息。

    而在苏维埃联盟治理之下的莫斯科,还没有融化的红场积雪在克里姆林宫的阴影里泛着冷光。喜欢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389章 直线上升的鹏城经济数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