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找不到县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说起来,月全镇在雍平三镇里,那可是面积最广的一个,人口嘛,虽然比不上城关镇,但也有6万多号人,一万二千多户人家呢,这数字,栗子坪得乘以六才赶得上!
月全镇的地形,那叫一个丰富多彩,平原、丘陵啥都有,还盛产甜甜的柑橘呢!整个雍平的柑橘,有三分之一都是月全镇的功劳。
除了柑橘,月全镇还是个工业小能手,两个大型水泥厂、一个氮肥厂,还有一个市级的大煤矿,那些做预制板、石棉瓦的小作坊,更是多得数不清。
张天云看着桌上那一堆资料,心里那个五味杂陈啊,刚把栗子坪的情况摸了个透,现在又要从头开始研究月全镇,这俩地方,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月全镇在雍平,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发达地方,国道穿城而过,京广铁路也来凑热闹,交通便捷得让人羡慕。
跟栗子坪那种穷山恶水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不过,张天云心里可没想着去月全镇就能轻松下来。
雍平这三镇啊,就像是站在聚光灯下,全县人民的眼珠子都盯着呢,这无形中的压力,可不是开玩笑的。
再说了,张天云觉得,月全镇现在的发展也是遇到了大难题。
就拿支柱产业柑橘来说吧,一年不如一年。
咱们国人这跟风的习惯啊,真是让人头疼,苹果火了,陕北种,中原六省跟着种,结果苹果多得跟米似的,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现在柑橘也是这个情况,江南省一带火了,川南省、海西省立马跟上,长江以南到处都是桔园,柑橘价格就像坐滑梯,嗖嗖往下滑,老百姓辛苦一年,到头来白忙活一场。
哎,你说这事儿,咱们月全镇啊,本想靠着几个“大佬”工业撑场面,结果呢,那叫一个尴尬!
水泥厂、氮肥厂,想当年还是国企的时候,就已经是年年唱“亏损”的戏码了。
现在虽说改头换面了,但老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底子薄得跟纸片似的,一吹就倒。
这些企业的头头脑脑们,也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三天两头往上头跑,就为了讨那么一丁点儿政策支持,好像孩子找家长要糖吃一样。
结果呢,这些本该是经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勇士”,现在倒好,成了拖后腿的“小哭包”,不仅没给家里挣面子,反而还得让大伙儿倒贴钱去哄着。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让人哭笑不得?咱们月全镇啊,看来得另寻出路,不能老指着这几个“不争气”的家伙了!
话说这几年来,月全镇的经济就像坐上了火箭,嗖嗖嗖地往上窜,但其实啊,这都是靠投资拉动的“大力丸”在起作用。
你看,县级、乡级公路修得跟铁板似的,柑水工程也是哗哗地砸钱,短短三年,各级政府的腰包都瘪了好几亿,不过呢,这GDP数字倒是嗖嗖地往上涨,漂亮得跟花儿一样。
但话说回来,这种发展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时爽,爽完就得懵。
现在公路修好了,橘子园的水利设施也搞定了,月全镇接下来该咋整呢?这就像唱完大戏收摊儿,突然不知道该干啥了。
一想到这些,张天云心里就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雍平三镇党委书记这活儿,表面上看风光无限,其实背地里是一地鸡毛。
要是自己把月全镇这块“经济发展模范镇”的金字招牌给砸了,那可就不仅仅是自己仕途无望那么简单了,整个雍平的人估计都得指着鼻子骂自己是千古罪人了。
“这帮家伙真是瞎扯淡!”张天云气不打一处来,猛地一拍桌子,把一份文件砸得砰砰响。
这份文件啊,是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月全镇的覃云国大唱的高调。
他说月全镇已经找到了经济发展的新秘籍,那就是一边种柑橘,一边养马头羊,再搞点农村特色旅游。
覃云国在报告里引经据典,又是数据又是图表,把马头羊的市场前景说得天花乱坠,还提出今年要养10万头马头羊,产值能达到数百万。
张天云一听就乐了,马头羊那是山林里的精灵,月全镇这平原丘陵的地界儿,哪儿来的林子给它们撒欢儿?
再说了,农民们的自留地都种满了柑橘,这马头羊来了,难道让它们去桔园里啃树皮?
这报告居然还能过镇党委的关,张天云心里暗暗嘀咕,这月全镇的人是不是都集体犯迷糊了?
琢磨来琢磨去,张天云还是觉得得亲自去月全镇溜达溜达,听听老百姓的心声。
再说了,月全镇还有几家搞柑橘深加工的企业呢,卞辉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听听他们的意见,说不定能碰撞出点火花来。
张天云心里跟明镜似的,不管月全镇的发展思路怎么变,柑橘产业这根顶梁柱是绝对不能动摇的。
在那个被橘子香甜蜜意包围的小镇,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挺立着郁郁葱葱的橘子树,要是谁提议把这些“金果果”的摇钱树给砍了,转而投身别的行当,那可真是个不切实际的疯狂念头,说不定还会引爆一场“橘子革命”,让镇上的安宁日子瞬间翻篇儿。
咱们这位张天云大哥,那可是两辈子加起来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深知各行各业都有它的游戏规则。
第120章 找不到县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