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星火燎原的商业新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1989年7月20日,炽热的阳光洒在深圳、广州、宁波的街头,三个分别挂着“星宁工作室XX分店”牌匾的新据点同时揭牌。红绸落下的瞬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十五六岁的年轻店主们站在店门前,白衬衫领口别着银杏叶徽章——那是星宁工作室的标志,此刻正闪耀着属于他们的光芒。

    “没想到咱们真的在深圳开分店了!”林悦抚摸着玻璃门上的LOGO,眼眶微微发红。作为深圳分店的负责人,她用32万存款作为启动资金,又拉来几个同学入股。店内配置着二叔寄来的新型电脑,墙面挂着沈舒设计的励志标语,角落里甚至设置了公益图书角,摆放着助学项目捐赠的书籍。

    广州分店的陈昊正在调试收银系统,这是他根据工作室的管理经验自主研发的程序。“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他推了推眼镜,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映照着他坚定的眼神,“我们不仅要复制杭城的成功模式,还要结合本地特色,开发外贸相关业务。”

    而在宁波分店,新招募的暑假工们正围着沈宁认真听讲。十一岁的她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大家看,这个数据分析软件可以精准定位客户需求。我们在帮助当地企业改造时,要学会...”台下的少年们边听边记,笔记本上画满了重点符号。

    消息传回杭城,整个商业圈都为之震动。家长们看着自家孩子从青涩学生蜕变为分店负责人,既骄傲又难以置信。“我家小子以前连零花钱都管不好,现在居然能运营一家工作室?”一位父亲在参观完广州分店后感慨道,“这些孩子的潜力,真是超乎想象。”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县城传来的喜讯同样振奋人心。甘肃天水的女孩周雨薇,通过自学星宁工作室公开的商业思维书籍,结合二叔寄来的旧电脑,在县城创办了“启明星工作室”。她从帮小商户设计招牌起步,逐步承接企业营销

第34章 星火燎原的商业新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