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战略下沉与产业新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天后,杭城星宁集团总部的会议室座无虚席。二十余家银行高管与五十多位企业主围坐长桌,看着大屏幕上触目惊心的数据:温市某纺织厂因设备老旧,订单流失率高达40%;嘉市五金企业因缺乏电商渠道,利润压缩至5%。

    “我们不是慈善机构。”李娜丽身着黑色职业套装,站在投影仪前,气场全开,“但星宁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合资贷款公司的钱,只给真正有转型能力的企业。”她点击鼠标,展示出严格的审核标准:技术专利数量、环保达标率、电商转型计划...每一项都直指传统制造业的痛点。

    一位五金企业主举起手,声音带着焦虑:“李总,我们厂想引进自动化生产线,但贷款周期能不能延长?”

    “可以。”李娜丽翻开文件夹,“根据项目周期,最长可放宽至五年还款,前两年只付利息。但前提是,你们必须和星宁的电商平台签订独家合作协议。”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星宁与八家银行达成合作意向,现场与二十三家企业签订贷款协议。当最后一份文件签署完毕,李娜丽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望向落地窗外的杭城夜景。霓虹映照下,她忽然想起七年前加入星宁时,沈知意说的那句话:“金融的本质,是让资本流向最需要它的地方。”

    一个月后,首笔12亿贷款发放到位。温市的纺织厂换上智能印染设备,产能提升三倍;嘉市的五金企业入驻星宁搭建的跨境电商平台,订单量暴增200%。而李娜丽办公室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新的计划——建立制造业升级产业园、引入德国工业4.0专家团队、设立专项技术研发基金...

    沈知意站在港城总部,看着长三角地区不断攀升的经济数据,嘴角扬起欣慰的笑。这场以金融为笔、产业为纸的变革,正在重塑整个区域的经济版图。而李娜丽,这个从基层一路打拼上来的80后女强人,正用她的智慧与魄力,书写着星宁集团新的传奇篇章。

第144章 战略下沉与产业新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