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2章 传奇之路:财富密码与时代回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2016年5月24日,一条名为沈知意的书改变了我的人生的话题突然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在某个内地县城的200平公寓里,35岁的创业者张明坐在智能沙发上,手指颤抖着点开网友评论区。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留言诉说着相似的故事——那些因沈知意的书籍而改写命运的人生。

    “15年前在旧书摊偶然翻到《商业思维解码》,当时只觉得作者年纪轻轻口气不小,没想到照着书里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开了家电商代运营公司,现在年营收破亿,存款早就过了千万!”一位网友的长文配图是自家公司的全息办公场景,机械臂正精准地分拣货物。

    “我妈总说70后的沈知意和她同岁,但人家12岁就创业了!1986年啊,那时候我家买台黑白电视都要攒半年钱,她却能用工作室帮长辈赚到五六十万!”这条评论获得了上万点赞,下方跟帖全是惊叹与感慨。

    沈知意此刻正在杭城的别墅书房,看着这些沸腾的网络讨论。智能管家将热门评论投影在墙面,她的目光停留在一条质疑声上:“还不是因为是富二代!普通人哪有启动资金?”她轻笑一声,调出尘封的家族档案——泛黄的照片里,父亲经营的不过是县城里一家小小的五金店,母亲在供销社当会计,所谓“富二代”的说法,不过是外界的臆测。

    “1986年,我确实只有12岁。”沈知意对着量子记录仪轻声说道,思绪飘回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的年代。那时的她,蹲在父亲的五金店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商贩,敏锐察觉到乡镇企业对新型工具的需求。她用积攒的压岁钱,从省城批发回一批进口卷尺,转手就赚了十倍差价。“第一桶金只有800元,但它教会我,商机藏在别人忽视的细节里。”

    随着讲述,全息投影中浮现出年轻的沈知意带着几个辍学青年组建工作室的画面。他们骑着二八自行车,挨家挨户推销定制工具,为了拿下订单,甚至在工厂门口守了三天三夜。“那时候的人不懂什么叫‘创业,只觉得我是个不安分的疯丫头。”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怀念,“但我知道,帮这些工厂提高效率,就是帮他们创造价值。”

第262章 传奇之路:财富密码与时代回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