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7章 跨越时空的财富传承与思维觉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2018年8月20日,杭城的晚霞为沈知意的中式别墅镀上一层琥珀色的柔光。庭院里,流水潺潺,锦鲤在荷花间游弋,三位衣着考究的中年女性围坐在红木茶桌旁,手中的青瓷茶杯氤氲着龙井的清香。她们分别是周曼云、林婉清和苏若梅,与沈知意相识于1986年那个炽热的夏天,彼时,十二岁的沈知意成立“星工作室”,她们作为暑假工踏入了改变命运的大门。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都三十多年了。”周曼云轻轻转动着腕间的翡翠镯子,眼中满是感慨,“那时候谁能想到,在小工作室糊纸盒、贴标签,一个暑假能挣十多万。我用这笔钱给家里盖了新房,供弟弟读完大学。”

    林婉清抿了一口茶,接过话茬:“我拿着工资报考了会计培训班,后来进了企业做财务,一步步走到现在。现在想想,当年跟着知意干活,不仅是挣钱,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苏若梅则笑着从手包里拿出平板电脑,展示家族信托基金的运营数据:“我家那几个孩子总觉得创业难,我准备让他们好好研究知意的商业案例。咱们这567.6亿的财富,可不能在下一代手里缩水。”

    沈知意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三位老友:“最近我在整理早年的工作笔记,发现咱们成功的核心,其实是‘打破常规的思维。86年的时候,谁会想到让学生做暑期工?又有谁会把小手工和商业订单结合?”她起身走到书房,抱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当年的策划案。

    1986年的夏天,十二岁的沈知意敏锐捕捉到市场上礼品包装需求激增,而劳动力成本较高的现状。她说服文具厂老板,以“学生暑期实践”的名义招募工人,通过优化流程、批量生产,不仅按时交付订单,还创造了惊人的利润。这份经历,不仅让沈知意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更在她心中种下了商业思维的种子。

    “我打算出本书,就叫《女富豪的思维密码》。”沈知意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里面会详细拆解如何发现商机、整合资源,还有最重要的——如何在困境中寻找破局点。”

    三位老友纷纷点头。周曼云掏出手机,开始联系出版社:“这事得抓紧办,我家那几个孩子天天抱着国外的商业书啃,却不知道最鲜活的案例就在身边。”

    当晚,沈知意的书房灯火通明。她对着电脑,将当年的创业故事整理成章节。突然,手机响起,是周曼云发来的消息:“我跟儿子提起你的书,他竟然说‘现在市场饱和,创业哪有那么容易。看来真得让这些年轻人好好醒醒。” <

第367章 跨越时空的财富传承与思维觉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