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1章 千里驰援:量子建造的速度与温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r/>
    消息传开后,中原地区沸腾了。曾经因烂尾楼倾家荡产的业主们自发组成志愿者团队,协助星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在郑州某维权现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握着沈知意的手:“沈总,我们盼了三年,终于等到救星了!”沈知意红着眼眶承诺:“放心,五个月后,一定让大家住上安心房。”

    建造过程堪称科技与协作的盛宴。智能机械臂组成流水线,将预制好的墙体、楼板精准拼接;无人机群运送建材,空中交通井然有序;AI系统实时监测施工质量,任何偏差都会触发自动修正程序。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建材供应商主动延长账期,甚至捐赠部分物资。“我们不图赚钱,就想为这些业主做点实事。”某玻璃厂老板在捐赠仪式上说。

    随着工程推进,沈知意频繁往返于各个工地。在洛阳的一处国际小区,她亲自测试智能门禁系统;在开封的普通小区,她与施工人员探讨如何优化公共空间设计。当得知有位盲人业主时,她立即要求在小区内增设量子导盲系统,地面嵌入感应装置,能通过震动引导业主安全通行。

    五个月转瞬即逝年6月16日,4处楼盘如期竣工。交房仪式上,沈知意站在量子灯光照亮的舞台中央:“这些房子,是星宁对责任的承诺,更是全社会爱心的凝聚。”当第一把智能钥匙交到业主手中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位中年妇女泣不成声:“我终于能接父母来住了,谢谢,谢谢……”

    当晚,沈知意站在新落成的小区楼顶,俯瞰着万家灯火。智能终端不断弹出感谢信息,有业主晒出自家温馨的装修照片,有老人发来手写的感谢信,还有孩子画的漫画表达喜悦。她知道,这不仅是4处楼盘的交付,更是一场关于信任与希望的胜利。而星宁,将继续带着这份责任,在科技筑城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第461章 千里驰援:量子建造的速度与温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