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归乡潮涌:科技工地的财富裂变与人才虹吸[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分拣简历,量子通讯系统实时对接面试。“我们不仅需要劳动力,更要培养未来的科技蓝领。”沈知意对人力资源部门强调,“给暑期工配备专属导师,让他们真正接触到前沿技术。”
在四川某县城,返乡的瓦工老张成了当地的“明星人物”。他开着用工资买的新能源汽车,带着智能家电回到老家,引来邻居们围观。“这是星宁发的智能电饭煲,能根据营养需求自动煮饭。”老张向乡亲们展示,“在那里干活,不仅挣得多,还能学到新技术!”很快,他的手机就被咨询电话打爆,村里二十多个年轻人都想跟着他去星宁工地。
职业院校的校长们也看到了新的合作契机。某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联系星宁,希望建立“量子建造实训基地”。“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学理论,在星宁的工地上学实操,毕业后直接就能上岗。”校长在签约仪式上说,“这才是真正的产教融合!”
随着暑期工陆续到岗,星宁工地迎来了一批充满活力的新鲜血液。他们戴着智能安全帽,在AR眼镜的辅助下学习机械臂操作;在量子建筑学院的课堂上,AI讲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智能建造原理。来自江苏的学生小李在日记中写道:“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工地也可以这么酷!”
沈知意站在星宁总部的监控大屏前,看着各地工地的实时画面,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数据显示,自“星海云境”项目竣工后,星宁的品牌关注度提升了400%,合作院校增加了27所,暑期工招聘人数突破人。“通知研发部,”她对助理说,“开发一套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便携式量子建造学习套件,让科技教育惠及更多年轻人。”
夜幕降临,工地上的量子探照灯依旧明亮。新一批的建设者们正在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而那些带着技术和财富返乡的工人,已经在各自的家乡播下了科技的种子。这场由星宁地产引发的行业变革,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更在悄然重塑着中国蓝领工人的未来图景。
第484章 归乡潮涌:科技工地的财富裂变与人才虹吸[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