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8章 光影革命:科技典籍点燃的导演界变革狂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2023年6月15日,戛纳电影节的红地毯被量子灯光染成流动的星河,星宁影视旗下“量子影业”的巨幅全息海报悬浮在影节宫上空。陈、张、冯三位导演携手走上红毯,他们执导的《量子永生》《敦煌元界》《赛博长安》三部作品包揽本届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半数提名。媒体镜头聚焦在他们胸前闪烁的星宁徽章上——这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代表着三人通过科技革新实现的财富跃迁,他们的个人资产总和已突破

    时间回溯到一年前,三位导演在星宁商学院的课堂相遇。彼时,陈导正为古装剧的巨额置景费用发愁,张导深陷科幻片特效延期的泥潭,冯导则在传统拍摄模式的瓶颈中挣扎。当他们翻开沈知意撰写的《未来科技与影视创作革命》,书中关于“虚拟制片系统”“AI剧本生成”“量子渲染引擎”的理论,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从来没想过,敦煌壁画能通过全息投影技术1:1还原!”陈导在接受《好莱坞报道者》采访时,展示着《敦煌元界》的幕后花絮。剧组利用星宁的量子扫描设备,将莫高窟的每一寸壁画转化为数字资产,机械臂群自动搭建虚拟场景,演员在绿幕前的表演实时合成千年洞窟的壮丽画面。“拍摄周期从半年缩短到45天,成本降低了70%。”他调出财务报表,“省下的资金全投入到剧情打磨和演员阵容上。”

    张导的《量子永生》则将科技应用推向极致。星宁研发的“脑机剧本系统”分析了百万部科幻作品,结合观众情绪预测模型,生成了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剧本。拍摄现场,虚拟演员通过AI深度学习模仿真实演员的微表情,量子摄影棚的智能灯光系统能根据剧本氛围自动变换色彩。“传统拍摄需要协调数百人,现在一个导演、几个工程师就能掌控全局。”张导自豪地说,“而且票房证明,观众愿意为这种‘科技+艺术的作品买单。”

    冯导的《赛博长安》更

第488章 光影革命:科技典籍点燃的导演界变革狂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