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9章 未来方舟:一座建筑改写职场生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时也能欣赏杭城美景。更创新的是“移动工位”概念——员工无需固定座位,通过手环定位即可在任意区域接入办公系统,连电梯间都配备了临时工作台。

    “传统写字楼的空间利用率不足40%,”沈知意向来访的政府官员介绍,“我们通过量子空间折叠技术,将有效使用面积提升至92%。”她调出模型演示,原本只能容纳10人的会议室,在启动折叠模式后可扩展成容纳200人的礼堂。

    虹吸效应:人才争夺战的终极武器

    星宁新总部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某国际招聘网站数据显示,星宁集团的职位申请量在一周内暴增700%,连硅谷的工程师都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移民杭城”的话题。“他们的宿舍比我们的别墅还豪华,办公环境像在太空站!”某美国科技公司的员工在论坛上酸溜溜地留言。

    更让同行焦虑的是员工忠诚度的变化。星宁的离职率从行业平均18%骤降至2.3%,内部调查显示,98%的员工表示“在这里工作是一种享受”。某互联网大厂紧急召开高层会议,CEO看着星宁宿舍的视频咬牙切齿:“他们这哪是建办公楼?分明是在给员工造乌托邦!”

    未来愿景:一座建筑改变一座城

    夜幕降临,星宁未来科技大厦的光伏幕墙变换成流动的银河图案,与远处的西湖灯光遥相辉映。沈知意站在130层的云端餐厅,看着员工们在全息投影下举杯欢庆。手机弹出最新消息:市政府已将大厦周边规划为“未来之城”示范区,计划复制星宁的零碳建筑模式。

    “沈总,欧盟派人来洽谈技术合作了。”助理递来邀请函。沈知意望向窗外的城市灯火,轻轻摇头:“告诉他们,星宁的目标不是输出技术,而是重新定义人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此时,大厦的智能系统播放起舒缓的音乐,量子灯光在穹顶编织出星云图案——这座拔地而起的建筑,正如同科技时代的诺亚方舟,载着无数人的梦想,驶向未来的星辰大海。

第629章 未来方舟:一座建筑改写职场生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