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谭师爷娶了个母老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方的战局,贸然推动此事,恐怕会引发诸多麻烦。不过既然钱督师有此想法,我会慎重考虑。只是这其中困难重重,还需从长计议。”
李师爷一听有戏,赶忙赔笑道:“谢大人,钱督师也明白此事棘手,所以才备下这些薄礼,略表心意。还望大人看在钱督师的面子上,多多费心。只要能促成李明将军移防江南,后续好处自然不会少。钱督师说了,大人的恩情,他和李明将军定会铭记于心。”
谢升微微点头,这才收下了礼物。李师爷见此心中的大石头才算是落了地,因为按官场惯例,收礼就代表一定会帮忙办事,如果不收礼就代表你这事儿我不接,这已经是当时的潜规则了。如果谁敢坏了规矩那不仅以后坏了名声,再也没人来送礼,而且那帮御史言官也会蜂拥弹劾,当然不是弹劾收礼不办事儿了,而是弹劾你收受贿赂、贪赃枉法,届时保证朝中没一个人站出来替你这个坏了规矩的家伙说一句好话。
这时他心中一动,不禁问道:“李师爷,我倒是好奇,钱督师为何如此卖力地为李明总兵运作此事?他们之间究竟是何关系?”
李师爷赶忙赔笑解释道:“谢大人有所不知,当年钱督师担任延绥巡抚时,李明将军正是延绥总兵。那时,钱督师推行诸多军政举措,李明将军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二人携手打败蒙古鞑子、高迎祥流寇稳定延绥局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钱督师见江南危急,便想着举荐李明将军前往,既能发挥李明将军的才能,也能为朝廷分忧,实乃一举两得之事。”
谢升听后,心中充满鄙夷,不过就是收了李明好处替他请托办事,居然到了你嘴里说的这么冠冕堂皇、清新脱俗。谢升不禁微微点头表示佩服。李师爷见状,心中暗喜,又与谢升寒暄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开。
离开谢升府邸后,李师爷马不停蹄地前往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济的府邸。唐世济的府邸看上去气势恢宏,门前的石狮子威风凛凛。李师爷如法炮制,又是一番打点,终于得以见到唐世济。
见到唐世济后,李师爷先是恭敬地行礼,然后一如之前对谢升的那套开场白:“唐大人,久闻大人威名,如雷贯耳。我家督师钱守庸对您一直钦佩有加,此次特命小人前来,有要事相商。….”……“如今流寇对江南的威胁日益增大,江南不稳则朝廷根基动摇。李明将军作战勇猛,谋略过人,若能前往江南驻防,定能保江南太平无事。钱督师恳请大人在朝堂之上为李明将军移防江南一事发声支持,日后钱督师和李明将军必定铭记大人的恩情。”说罢,李师爷呈上了准备好的厚礼。
唐世济看着眼前的礼物,心中暗自衡量。如今朝廷局势错综复杂,各方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谋划,这事儿只需要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在朝堂上敲敲边鼓,不仅能交好于手握重兵的钱守庸和李明二人,还能得到这批数目不菲的金银珠宝,实在划算。权衡利弊后,他看着李师爷,缓缓说道:“此事我会留意,在合适的时候,我会为李明将军移防江南之事助力。但你也知道,朝堂之上,变数颇多,我也只能尽力而为。”
李师爷赶忙说道:“唐大人,您的能力和威望在朝中那是有目共睹的。只要您肯出手相助,此事定能成功。我家钱督师还说了,若能得到大人的支持,他日必有重谢。”
唐世济微微一笑,说道:“好,我尽力。你回去告诉钱督师,让他放心。”
李师爷见事情有了进展,心中欢喜,又与唐世济客套了几句,便告辞而去。
然而,就在钱守庸这边有条不紊地推进计划时,意外却突然降临。礼部尚书刘宇亮得知了族侄刘志刚在府谷被李明欺负的事情。刘宇亮勃然大怒,自觉在朝中位高权重,族侄却被一个小小总兵如此欺辱,此仇不报非君子。恰在此时,他从同窗好友那里听闻了钱守庸等人谋划李明移防江南之事,顿时心生一计,决定借此机会给李明使绊子。
刘宇亮先是叫来刘志刚派来向自己哭诉的张师爷,详细询问了府谷县刘志刚与李明冲突的始末。张师爷那是添油加醋地描述着李明如何“嚣张跋扈”,如何“欺压”刘志刚,听得刘宇亮怒火中烧,拍案而起道:“这个李明,简直无法无天!竟敢如此对待我族侄,我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随后,刘宇亮精心撰写了一份奏章,第二天上朝时,他出列奏道:“陛下,如今辽东屡遭后金侵犯,损失极为惨重。辽东乃我大明边疆要地,关乎国家安危,如今防务空虚,急需猛将驻守。臣听闻延绥总兵李明作战勇猛,颇具谋略,若能将其调往辽东,必能增强辽东防务,抵御后金入侵,保我大明边疆安宁。”
崇祯皇帝听后,陷入了沉思。辽东局势确实吃紧,后金屡屡犯边,急需能征善战之人前去镇守。且辽东总兵祖大寿联合当地军头,暗中不听朝廷调遣,朝廷派去的督师屡屡被祖大寿算计。钱守庸虽在前一阵宁远之战取得大捷,打退皇太极进攻,斩获六七百颗首级,但自身损失也不小,宁远附近城堡全毁于战火,祖大寿还趁机夺取宁远附近原本钱守庸直辖的堡垒,安排心腹驻扎,导致钱守庸如今只掌控宁远城一座孤城,处境十分被动。
第221章 谭师爷娶了个母老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