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再访雅居:智慧的共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印证了我之前的猜测,也提供了更具体的方向。“地方巫术传统……”我喃喃自语,“这是否意味着,凶手团伙中,有熟悉本地隐秘传承的人?”

    “极有可能。”蔡琰点头,“而且,某些巫术或秘传教派,确实会对特定的数字、方位和时辰有着特殊的执念。他们相信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行事,可以获得神秘力量的加持,或是达成某种象征意义。陆书佐所怀疑的时间间隔缩短,或许……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某种他们内部的‘仪轨或‘计划。”

    她的分析,如同一道闪电划破迷雾!将我模糊的感觉,赋予了更合理的解释。如果凶手的行动是遵循某种“仪轨”,那么预测他们下一步的行动,就并非全无可能!

    “仪轨……计划……”我心中激动,仿佛抓住了关键的线索,“若能知晓这‘仪轨的具体内容……”

    “这恐怕极难。”蔡琰摇了摇头,面露难色,“此类秘传,向来口耳相传,外人极难窥探。不过……”

    她沉吟片刻,“家父带来的一些藏书中,有几卷是关于颍川本地风物、轶闻杂谈的,其中或许会有些零星的记载或传说,未必直接相关,但或许能提供些许旁证。”

    “那真是太感谢姑娘了!”

    我喜出望外,这正是我目前最需要的,“不知可否……”

    “陆书佐若不嫌弃,可随我来。”蔡琰站起身,引我走向客栈后院一间看似普通的厢房。

    房间不大,但四壁都堆满了书简,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墨香和淡淡的药草味(想必是蔡邕先生养病之用)。

    蔡琰熟练地从书架一角抽出几卷略显陈旧的竹简,递给我:“这几卷是《颍川杂记》、《豫州风俗考异》和一些前辈学者的手札,里面或许有你需要的线索。只是内容庞杂,需耐心翻阅查找。”

    我接过沉甸甸的竹简,如同接过了希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杂书”,在官府档案之外,或许正隐藏着解开谜团的关键。

    “多谢姑娘慷慨相助!在下定会仔细研读,不负姑娘厚望!”

    “陆书佐言重了。”蔡琰看着我手中的竹简,又看了看我,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期许与担忧,“这些毕竟只是故纸堆中的文字,现实中的凶险,远超书本所载。陆书佐探查此事,无异于深入虎穴,务必万分小心,保重自身为要。”

    她的关切真挚而温暖,不同于衙门里的冷漠与嘲讽,像一股暖流淌过我的心田。我郑重地点了点头:“姑娘放心,在下省得。定会谨慎行事。”

    告别了蔡琰,我抱着那几卷珍贵的竹简,步履也轻快了许多。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未知与危险,但此刻,我心中充满了力量。

    不仅仅是因为获得了新的线索和知识的支撑,更因为这份来自智慧与真诚的共鸣。我知道,在这条追寻真相的孤独道路上,我并不完全是一个人。

    那位才情卓绝的女子,她不仅为我提供了知识的武器,更给予了我精神上的支持。这比任何官方的许可,都更加宝贵。

第8章 再访雅居:智慧的共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