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章 证据的搜集与风险的评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进行那些隐秘的干扰行动的同时,我深知,若想真正阻止或影响李儒的“迁都三策”,仅仅依靠制造小麻烦或散布流言是远远不够的。

    我需要更有力的武器——那就是确凿的证据。

    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能够证明董卓和李儒真实意图的证据,我才有可能说服王允,或者其他潜在的反对力量,让他们意识到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并下定决心采取更果断、更有效的行动。

    否则,我所有的推演和分析,都可能被视为危言耸听的臆测。

    于是,搜集证据,成为了我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也让我时刻行走在暴露的边缘。

    在尚书台度支曹,我利用职务之便,如同在雷区中探路般,小心翼翼地搜寻着蛛丝马迹。

    异常调拨记录的存档与比对:

    对于那些明显指向西迁、且内容含糊不清的物资调拨文书,我不再仅仅是“拖延”处理,而是会想方设法,将其中最可疑的部分(比如时间、数量、目的地、签批人等关键信息)秘密地抄录下来,或者利用记忆力将其牢牢记住。

    我还会将不同来源、不同时间的记录进行交叉比对,试图从中找出更多自相矛盾或无法解释的地方。

    比如,某批宣称运往“西线军需”的珍宝,其数量远超正常军用所需;或者某项用于“修缮宫室”的巨额款项,其最终流向却指向了董卓亲信的私宅。

    这些,都是间接却有力的证据。

    关注“被忽视”的环节:

    我特别留意那些关于洛阳本地基础设施维护、仓储管理、消防储备等方面的记录。

    当发现这些记录突然中断、相关预算被削减或挪用时,我都会将其详细记录下来。

    这直接印证了我关于李儒“坚壁清野”策略的推测——他们根本不打算维护这座即将被抛弃的城市。

    留意人事变动与官员去向:

    对于那些被无故罢免或调离的关键部门官员,我会通过尚书台内部的人事档案(如果我能接触到的话),或者通过与其他部门书吏的闲聊,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去向。

    如果他们大多被闲置、软禁甚至“意外”死亡,那就更加佐证了董卓集团正在清除异己、为后续行动扫清障碍。

    与此同时,玄镜台在城中的触角,也在全力运转,从另一个层面为我提供证据支持。

    追踪物资流向:

    石秀和他发展的线索,会密切关注那些从府库运出的物资的实际去向。

    虽然无法全程跟踪,但可以通过观察城门口出城车队的规模、方向、押运人员的身份,以及沿途某些“中转站”(比如某些凉州军将领的府邸或商铺)的情况,来大致判断这些物资是否真的流向了所谓的“军需”或“西线”。

    探查异常采购与活动:

    我特别指示石秀,留意市场上是否有大量易燃物品(如桐油、硫磺、干柴)被秘密采购?是

第63章 证据的搜集与风险的评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