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章 王允的震动与态度的转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在丁府的偏厅中,如坐针毡地等待着。

    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刻都显得无比漫长。

    我不知道丁允先生此去司徒府,会是怎样的情景?

    王允司徒看到那份“古谶言”后,又会作何反应?

    我的那番精心“包装”,是否真的能打动这位手握重权、也可能刚愎自用的司徒大人?

    虽然无法亲眼目睹司徒府书房中的情景,但凭借着我对王允性格的了解,以及对那份“谶言”威力的判断,我几乎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当时的大致画面:(以下为陆昭的推测与想象)

    当丁允先生神色凝重地将那卷散发着古旧气息的竹简,呈现在王允面前,并说明其“来历”(或许是“偶然发现的汉代谶纬残卷”,或许是“某位隐世高人托付转交”),王允最初的反应,可能并非全然的相信,而是带着几分审慎和好奇。

    他接过竹简,展开细看。

    以他的学识和地位,自然能辨别出其形制、墨色、字迹确实颇具古风(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而当他读到那些古奥的文字,特别是其中关于“荧惑守心”、“大火焚城”、“宗庙动摇”、“祸烈于黄巾”等字眼时,他的脸色一定会骤然大变!

    王允本就深信天人感应之说,认为人间的治乱兴衰,必然会在天象上有所昭示。

    更何况,他此刻正殚精竭虑地密谋着诛杀董卓这件逆天大事,内心本就充满了对天意、对成败的敬畏与焦虑。

    这份突然出现的、言辞凿凿、且与当前局势(尤其是迁都风声和他内心深处的担忧)高度吻合的“古老谶言”,对他造成的冲击力,绝对是核爆级别的!

    他一定会反复阅读,仔细揣摩每一个字眼。

    之前我向他直陈“迁都三策”时,他虽然震惊愤怒,但可能还存有“陆昭危言耸听”或“证据不足”的疑虑。

    但现在,这份“来自上天”的警告,以一种不容置疑的、神秘而权威的方式,印证了我之前的分析!

    他内心的天平,必然会发生剧烈的倾斜!

    震惊与恐惧:

    “大火焚城”、“宗庙动摇”——这难道真的是天意昭示?

    难道董贼迁都,真的会给洛阳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这种后果,是他之前虽然有所担忧、但并未真正提升到“天谴”高度的可怕前景!

    自我怀疑与反思:

    “祸烈于黄巾”——难道相比于黄巾之乱,董贼迁都焚城的危害更大?

    我一心只想着诛杀国贼,匡扶汉室,难道……忽略了同样迫在眉睫、甚至可能更具毁灭性的危机?

    我的策略,是否真的如陆昭所言,有些……舍本逐末了?

    紧迫感的加剧:

    “谶言”中可能暗示的灾难发生时间(虽然我写得比较模糊,但会营造出紧迫感),必然会让他感到坐立不安。

    诛杀董卓固然重要,但如果在此之前,洛阳就被付之一炬,那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可以想象,王允在那间书房里,必定是坐立难安,心潮起伏。

    他可能会与丁允先生反复讨论、辨析这“谶言”的真伪和含义,甚至可能拿出其他的

第68章 王允的震动与态度的转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