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集:讲座热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出个油纸包,层层打开后,露出块琥珀色的糖块。阳光透过糖体折射出七彩虹光,隐约能看见里面嵌着几粒饱满的稻壳。34;这是我父亲年轻时做的39;谷魂龙39;,34;老人的指腹摩挲着糖块表面的裂纹,34;那年大旱,他把新收的稻种封在糖里,说要让龙带着种子等雨水。后来真的下了雨,我们就把这糖龙当传家宝;
nbsp话音未落,直播间的礼物特效突然炸开。有人刷了百条34;龙纹玉佩34;,附言34;我爷爷是糖画艺人,可惜手艺失传了34;;有人发起34;寻找民间糖龙匠34;的话题,瞬间引来数万转发;而糖龙里的中国这个词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爬上热搜榜。
nbsp中场休息时,小陈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某美食博主的直播画面——年轻主播正在厨房里支起铁锅,按照弹幕里传来的配方熬制糖浆,镜头里的冰糖在水中渐渐融化,像一场缓慢的金色消融。34;教授您看,34;小陈笑得眼睛弯成月牙,34;刚上热搜第一了!有人说要给孩子做糖龙当早教玩具,还有学校联系我们,想把糖龙文化加进校本课程。34;
nbsp林砚之望着窗外渐停的雨。阳光穿透云层,在积水的地面画出道虹桥,恰似方才投影里那条横跨古今的糖龙。老者正被一群年轻人围住,他粗糙的手掌握着姑娘们细嫩的手,在平板电脑上演示糖龙的起笔技法,铜模子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nbsp34;下一场讲座,34;她对小陈说,34;我们请老匠人来教大家熬糖浆吧。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报告厅的灯光重新亮起时,林砚之展开张泛黄的老照片。画面里是民国年间的祭祀场景,十几个赤裸上身的汉子抬着巨大的糖龙,龙嘴里垂下的糖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34;诸位知道吗?34;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34;双生谷的老人说,好的糖龙要能39;食雨吐甘39;——下雨时会吸收水汽,天晴后又渗出蜜珠。这哪是魔法?不过是糖浆的渗透压原理罢了。34;
nbsp台下响起会心的笑。有人开始记录配方,有人讨论起糖艺与化学的关系,而直播间里,那位美食博主的糖浆已经熬至拔丝状态,他举着筷子拉出金丝,弹幕里立刻有人喊34;像龙须!34;。
nbsp讲座结束时,暮色已漫过窗台。林砚之被人群簇拥着走出报告厅,看见老者正把那只铜模子递给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孩子踮起脚尖,用手指在模具里轻轻划动,仿佛在触摸那些沉睡的龙鳞。
nbsp34;林教授,34;小陈举着手机追上来,屏幕上是实时热搜榜,古人的糖龙有多浪漫已经冲到榜首,34;非遗保护中心刚才联系我们,说要立项研究糖龙的祭祀文化;
nbsp夜风带着槐花的甜香掠过街角。林砚之抬头望向天空,新月如钩,恰似糖龙微微翘起的尾尖。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大概是谁买到了街头艺人做的糖龙,那甜丝丝的喜悦顺着风飘过来,混着直播间里此起彼伏的惊叹,在城市上空织成一张透明的网。
nbsp她忽然想起老匠人说的话:好的糖龙,要让尝过的人记住甜味。或许传统技艺的传承,从来都不需要刻意用力——就像熬糖时火候到了自然会凝固成形,当那些藏在糖衣里的智慧与信念,真的触碰到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便自会在时光里凝结成永恒的龙形。
喜欢。
第434集:讲座热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