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儒道读书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贤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地方,他们只需要稍作引荐,就能让李昌盛踏入仕途。

    nbsp不得不说,李昌盛的这波操作,顿时就让他的道路走宽了。

    nbsp望江楼内的事情,他们都看得一清二楚,因此对李昌盛的人品,他们并没有丝毫的怀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nbsp杜宁尚且傲骨铮铮,李昌盛又怎么可能会是贪生怕死之辈?

    nbsp寒衣社那么多的学子,岂不是全部都瞎了眼?

    nbsp“李举人能有这份心便足矣。”叶惊鸿说道。

    nbsp李昌盛面露些许失望之色,他确实有些许私心,但大多数还是因为自己有报答的心意,同时还有报效国家的壮志。

    nbsp这一份信念,让他的文胆十分清澈,一尘不染。

    nbsp“时候不早,我该走了,你们好自为之吧!”

    nbsp叶惊鸿脚下升起一朵平步青云,化作一道光芒向远方的天空飞遁而去。

    nbsp“恭送大儒叶先生。”

    nbsp…………

    nbsp望江楼的事情很快传扬开来了,引起了整个南平府文人的轰动。

    nbsp大街小巷里,许许多多的读书人都在指责蔡石。

    nbsp假借国学宫的名义,逼迫杜宁交出《竹石》,实际上是据为己有。

    nbsp杜宁拒绝之后,蔡石对杜宁行笔伐,欲毁杜宁儒道。

    nbsp结果叶惊鸿出手,将蔡石斩杀,并以国学宫的名义,以一千两的银票,将杜宁的《竹石》原稿收入国学宫一年。

    nbsp那些跟随蔡石笔伐的人,也成了南平府茶余饭后的笑谈。

    nbsp你们说杜宁藏私《竹石》?不捐献朝廷?

    nbsp我看是你们利欲熏心,打着冠冕堂皇的名号想要强取豪夺。

    nbsp这几天下来,由于这场风波的存在,使得杰英社学子都不怎么敢出门。

    nbsp出了这档子事,实在是太丢人了。

    nbsp严松以府文院的名义,将蔡石的行为刊登《南平文报》,严厉痛斥蔡石身为翰林,竟然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nbsp同时,严松也在《南平文报》上发文,夸奖杜宁创作《竹石》,为人族立下功劳,为南平府读书人的楷模。

    nbsp言语之间,将杜宁吹捧的很高。

    nbsp捧杀!

    nbsp只要将杜宁捧得越高,摔得也就越狠。

    nbsp寒衣社读书人心中冷笑,严松与蔡石皆是一丘之貉,他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害怕蔡石的事情影响到自己,于是急忙表露态度,与蔡石划清界限。

    nbsp严松是贤王党的人,而八贤王注重名声,一旦严松把自己的名声搞臭,即便将来八贤王被立为太子,他也得不到重用。

    nbsp而另外一边,《竹石》被收录国学宫以后,就被刊登到了《云京文报》。

    nbsp京城里的读书人,也都拜读到了《竹石》这首诗。

    nbsp仅仅是数日的时间,就获得了无数读书人的一致好评。

    nbsp一些在京城有威望的文坛大学士和大儒,也都刊登自己的文章,对《竹石》赞赏有加。

    nbsp京城。

    nbsp贤王府。

    nbsp“八王爷,南平府的蔡石被苏州的大儒叶惊鸿斩杀了。”

    nbsp一个翰林官员将一封公文递给一位穿着黄袍的男子。

    nbsp“什么?蔡石被叶惊鸿杀了?”

    nbsp黄袍男子很是惊讶,接过公文看了一遍其中的内容,眉头轻轻皱起。

    nbsp“八王爷,叶惊鸿实在是太放肆了,他明知道蔡石是您的门生,却将蔡石当众诛杀,只要您振臂一呼,满朝文武必定响应,向叶惊鸿行笔伐讨公道。”

    nbsp“哼!叶惊鸿可不是等闲之辈,他曾经对朝廷有功,在文坛又极具盛名,若是与他撕破脸皮,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

    nbsp八贤王沉声道:“父皇的病日渐严重,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一旦在这个节骨眼出事,将会惹来诸多麻烦。”

    nbsp翰林官员恍然大悟,八贤王是担心事情闹大以后,会间接影响到他的名声。

    nbsp如今太子之位未定,诸皇子也都在暗中拉帮结派,成立党羽。

    nbsp稍有出错,就会与储君之尊失之交臂。

    nbsp现在朝野动荡,八贤王必须要稳住,只要他稳住这个局面,太子之位就是他的。

    nbsp但翰林官员还是心有不甘,缓缓道:“可是王爷,蔡石为您办事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不能白死。”

    nbsp“所以本王会善待他的家族。”

    nbsp八贤王说道:“此事,我们必须要隐忍,等本王登上大位以后,有得是机会找叶惊鸿算账,小不忍则乱大谋。”

    nbsp翰林官员沉默,眼神中闪过一抹悲愤之色。

    nbsp“王爷英明。”翰林官员最后不再多言。

    喜欢。

第十九章 贤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