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酿秋实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五章 救世之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积雪日寒,烈火烹灶。

    nbsp一缕炊烟自城门口缓缓升起,独属于米粮的香气逐渐弥散而开。

    nbsp香味勾人,但大锅里的场景,却委实令人有些失望。

    nbsp稀少的米粒于热汤中翻涌,每一粒的滚动都几乎清晰可见。

    nbsp余幼嘉沾了一点粥汤入嘴品尝,温吞青年见此便道:

    nbsp“我们商队还有不少粮草,若是余县令想要救济百姓,我愿意相助一臂之力。”

    nbsp封城,肥土,只有女子当家......

    nbsp这一些连在一起,已经让他心中隐约有些猜测。

    nbsp崇安的境遇只怕不好,不过余县令既然有仁善之心,又能与他不谋而合,他自当也是愿意鼎力相助。

    nbsp温吞青年说着,便要反身回去让人取粮草,可万万没想到,余幼嘉连个眼神都没给他,只是径直又一次嘱咐身旁的妇人道:

    nbsp“还是稠,再加一勺水。”

    nbsp妇人不疑有他,立马照做。

    nbsp而余幼嘉则是解下了腰间的袋子,将内里细心收集干树皮,枯草,以及一些有些像是砂石的粉末都加入了锅中。

    nbsp温吞青年脸上万年不变的笑颜这回终于有了些许变化,他开口制止道:

    nbsp“余县令,我知崇安境遇不好,许是缺衣少食,可却也不能如此对待流民。”

    nbsp“我已说过商队有粮食,可以用我们的粮食,你又何必......”

    nbsp何必加这些树皮枯草呢?

    nbsp需得知道,各朝各代的王朝之祸,多起于百姓饥寒。

    nbsp上位者奢靡,挥霍,百姓疾苦,若再有天灾人祸,赈灾银钱发不到百姓口中,必定会生二念。

    nbsp正因为如此,赈灾救祸,便更不能束手束脚。

    nbsp前朝曾有明君,忧心于民,担心拨款无法到流民口中,便提出赈灾救难时,令人监察,以筷子立粥,筷子倒,则贪官倒,筷子不倒,则王朝不倒。

    nbsp流民们好不容易流亡至崇安,只给他们吃这些,只怕是......

    nbsp当然,这话他也是没能说完的。

    nbsp因为余幼嘉抬头,上下扫了他一眼。

    nbsp那一眼中,夹杂着戏谑,嘲弄,甚至有他甚至分辨不出的什么。

    nbsp余幼嘉收回眼神,一边往粥里面加东西,一边状若随意的问道:

    nbsp“朱世子读过很多书?”

    nbsp难得被如此称呼的朱焽一顿,仍是好脾气的点了点头。

    nbsp余幼嘉又道:

    nbsp“想必书上教你,赈灾需以筷立粥,方才叫有良心?”

    nbsp朱焽便又是好性的颔首。

    nbsp余幼嘉毫不吝啬自己的一声嗤笑,又道:

    nbsp“那我今日便教你另一件事——

    nbsp如何分辨赈灾和救世,又如何只救下该救的人。”

    nbsp这话有些莫名,朱焽一时没能听懂。

    nbsp但,他很快便明白了。

    nbsp又小半个时辰之后,天际卷起一点烟尘,旋即便是密密麻麻佝偻的黑点。

    nbsp沉默的人群穿越泥泞土路,如破絮般蠕动而来。

    nbsp草鞋磨穿,裹脚布渗着暗红,佝偻老妪背着空瘪行囊,干瘦婴孩在妇人背上无声无息的睁着双目,眼中那一抹浑浊的惨白直直刺向铅灰穹顶,倒映出三字警示之音——

    nbsp苦。

    nbsp苦。

    nbsp苦。

    

第二百二十五章 救世之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