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雪中送炭,渴中送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是村子附近有一家医院的话,也就不会酿成惨案了。所以打心里面,我对医院是感到神圣和敬重的,里面的医生、护士就好似一个个白衣天使,带给人们健康和舒适。
nbsp我嘻嘻地一笑,然后说道:“这是哪里话,丹姐姐人美心善的,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很吃香的。不过嘛,丹姐姐你可曾听说过一句话?”
nbsp丹姐姐问道:“姬白妹妹,什么话啊?”
nbsp我说道:“民以食为天。”
nbsp丹姐姐说道:“我知道啊,意思是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
nbsp丹姐姐说的是“民以食为天”的意思,可我更想说一说“民以食为天”的这个典故。我勾了勾嘴角,淡淡地说道:“我给丹姐姐讲讲其中的典故可好?”
nbsp丹姐姐取出了一样早餐,是一个鸡蛋,她一边伸出那白皙的手指头剥开鸡蛋壳,一边笑盈盈地说道:“好啊。”
nbsp丹姐姐的手指可是真的漂亮,我觉得比那鸡蛋的蛋白还要无瑕温润、白嫩水嫩,我觉得丹姐姐真是长了一副好手。
nbsp我想了想,娓娓地说道:“秦朝末年的时候啊,有个书生,这个书生的名字呢叫做叫郦食其,他呢很有学问。他还曾献计帮助刘邦智取了陈留,被刘邦封为了广野君。等到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两个人对峙争霸。刘邦选择联合各地各处的一些反项羽势力的力量,据守了荥阳和成皋两个地方。荥阳的西北有一座敖山,山上呢还有座小城,据说是秦时所建立的,因为城内啊有许许多多专门用来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成为了敖仓,它是当时关东最大的一个粮仓。然后在西楚霸王项羽猛烈的攻击下,刘邦计划后撤,把成皋以东让给了项羽。刘邦想听听郦食其这个书生的想法。郦食其说道:“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楚军不知道守护粟仓而东去,这是上天帮助汉朝成功的好机会啊!如果我们放弃成皋,退守巩、洛,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敌人,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啊!希望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一定会改变目前不利的局势。刘邦听从了他的建议,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
nbsp我说完了这个典故,丹姐姐的鸡蛋也刚刚好拨好了,鸡蛋壳子都被她小心翼翼地扔在了垃圾袋里面,一点儿都没有漏在外面的。丹姐姐剥好的鸡蛋也是一点儿瑕疵都没有,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乳白色的椭圆形的羊脂球似的,看上去真的让人很有食欲。
nbsp丹姐姐将剥好的鸡蛋拿到了我的嘴边,然后对我说道:“来姬白妹妹,吃鸡蛋。”
nbsp我发现我说的“民以食为天”的典故貌似并没有引起丹姐姐的在意,她居然默默听完了也没提什么关于故事的话题,直接就将话题说到了让我吃蛋。我着实或多或少有一些失落,但是我转念一想,也就没觉得有什么好不开心的。
nbsp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和人谈论一些典故、成语、俗语,我说出来的这些东西也不是所有人都懂、或者说都略有耳闻,也不是所有人都像七暮这样子一点儿都不懂却充满了好奇心。
nbsp大多数人听我这样子滔滔不绝的讲一个古代故事,要是不感兴趣那实在是太正常了。我觉得丹姐姐就是属于不怎么感兴趣的那一种。
nbsp“好。”我顺出手,接过鸡蛋,也不多说客套的话,毕竟都姐妹相称了,我兀自吃了起来。丹姐姐也给自己剥了一个鸡蛋,吃了起来。
nbsp丹姐姐自然并没有意愿和我深究“民以食为天”的话题,我便也识趣,不提这些了,免得让她觉得无趣。我不禁想起了那个古代的皇商人,我想起和他谈文、论文的惬意快哉,在这现代我实在是有一点儿“高处不胜寒”了。
nbsp或者说,也不是“高处不胜寒”,而是“井底之蛙”,走不出这个伏溪第一医院,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文人与我说道说道。
nbsp“光吃鸡蛋会口渴的,你也要慢一点吃,别噎着了。这是热牛奶,你喝喝看。”丹姐姐说着将牛奶递给了我。
nbsp这牛奶果然是热的,我伸出手接过的时候,手上都感受到了牛奶盒子的温度,不是很烫,刚刚好温暖的那种。太烫了的牛奶我也喝不上嘴,我觉得这种半暖不热的程度,最适宜饮用了。
nbsp我不得不佩服丹姐姐递给我牛奶的时间点真的是刚刚好,不光是这热牛奶的温度降到了刚刚好适合我饮用的温度,而且我现在正好是吃到蛋黄,正口渴的时候。
nbsp我于是越发觉得丹姐姐的体贴、善解人意了,甚至我吃蛋黄口正干燥的很,递来的牛奶竟隐隐给我一种雪中送炭的错觉。
nbsp我记得雪中送炭说的是宋太宗的故事:
nbsp据说,宋太宗虽然贵为帝王,高高在上,但是却知道创业不易。他生活很俭朴,一点都不铺张浪费,是一位勤俭的君王,他也很能体恤百姓。有一年的大冬天非常的寒冷,冰天雪地,太宗穿了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却还是感到到冷嗖嗖的。宋太宗思虑道:“现在天气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们肯定也很冷。”于是,他把开封府尹召进了宫,对他说道:“现在这么冷,我们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加的冷啊。你现在就快带人拿了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帮帮那些无衣无柴的百姓。”开封府尹听后,立刻带人拿了衣食和木炭,按照宋太宗说的,去问候那些贫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百姓们都很感激。于是,历史上就这样子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我觉得我倒是那些被救济的百姓,而丹姐姐就是堂堂“宋太宗”了,女版的、现代版的宋太宗,虽然说这样子的比喻有一些不妥当,但是我觉得我对于丹姐姐的感激之情,对比这些背救济的老百姓对宋太宗的感激之情,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nbsp虽然说宋太宗“雪中送炭”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君王对百姓的关怀,而我和丹姐姐是姐妹关系,不是上下属的关系,这样子的“雪中送炭”真是让人有点儿心醉了。不过到底,我们这也不是“雪中送炭”,而是“渴中送奶”。
nbsp“这牛奶真好喝,非常的香醇可口!”我由衷地赞美道。
nbsp我注意到这盒牛奶是纸质包装的牛奶,不是罐头装的,这牛奶的牌子是“金典”,这么一盒牛奶是二百五十毫安。
nbsp我看到这“金典纯牛奶”上面的一段产品的介绍: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一滴水,都有自己的进化,每一种生灵,都有自己的王国。我们从自然汲取珍贵品质,也以至真诚意回馈自然。
nbsp不得不说还是蛮有文采的。
nbsp“嘻嘻,看来姬白妹妹也喜欢和纯牛奶,我从小到大都和纯牛奶,不喜欢喝酸牛奶,我觉得纯牛奶非常香醇可口。”丹姐姐将另一盒崭新的金典纯牛奶启封了,喝了起来。
nbsp丹姐姐的樱桃小嘴含了吸管,看起来显得是那么的可爱,就像是一只啃萝卜的小白兔似的。我觉得丹姐姐皮肤这么好,从小到大和牛奶肯定占了很大的原因。我记得没有错的话,这样子一盒二百五十毫升的金典纯牛奶,在市面上的价格就是五元钱。丹姐姐从小到大每天都喝的话,就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丹姐姐今年二十岁好了,那么也就是:
nbsp三百六十五乘以五再乘以二十,等于三万六千五百元。
nbsp喝牛奶就喝掉了三万块钱,这样子一算还真是吓人。我的数学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这区区加减乘除,我还是直接口算秒得出了答案。此刻我更加得明白了积少成多这个道理,五块钱看起来不多,但是每天都五块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是一笔不小的款了。水滴尚且还能够石穿,时间漫漫可以积累很多的东西。
nbsp不过五块钱对幼年时期的我来说,还是挺大的一笔钱了,我的小时候基本上没有零花钱,我的爷爷很少给我钱,我一般都是不买零食的。牛奶我自然也是很少喝到,一天一盒牛奶对那时候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难怪我觉得我的皮肤和丹姐姐比起来总是显得干涩、昏暗了一些,说不定就是差在了几十年坚持用奶上面。
nbsp我觉得我现在既然能够卖画攥钱,能够自力更生,那么我应该学会爱惜自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让自己开心快乐,衣食无忧才是。我决定我要改善我的生活,我有钱,我不需要太过于节省,该喝酒喝,该吃就吃,化妆品、衣服什么的,我也下手不必手软。
nbsp丹姐姐递给我地一盒牛奶就让我悟出了这么多的道理,我觉得这盒牛奶带给我的思考价值貌似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他的营养
第113章 雪中送炭,渴中送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