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伪君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拍卖会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收走认罪书,方唐镜让裘员外靠边站,自己则重新开始一一与众人见礼。

    nbsp只是这见礼很快就进行不下去,众人相当热情的挤上前来交定金。

    nbsp没办法,名额有限,需求太大,没有人想落在别人后面。

    nbsp方唐镜只得苦笑,提前开始进入乡贤祠名额的认捐事宜。

    nbsp当然,这认捐也是有规矩的,小方师爷又拿出了一套令人信服的规矩出来。

    nbsp这套规矩也很简便易行,当然就是现代的“三锤拍卖制度”:

    nbsp有意认捐的商人交上定金,然后发放编号牌。

    nbsp规定好每个认捐名额的底价。

    nbsp每个交了定金的客户都有竟价的资格,每举一次牌表明抬高一次价格.

    nbsp起抬点不得低于五十两银子。

    nbsp最终无人竟拍更高的价格后,拍卖师读数三次,确定后成交。

    nbsp正当众人还在适应规则的时候,方唐镜已经抛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nbsp“当然,为了表彰认捐者的义举,县尊大人特意为每一位乡贤赠匾额一块,以彰善举!”

    nbsp方唐镜打了一个响指,立即就有两名皂隶展开一副写好的卷轴,上面端端正正的馆阁体大字:

    nbsp“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nbsp想认捐乡贤的莫不是求名之辈!朝廷诏书变现还要有一段时间,可这牌匾实实在在就摆在眼前。

    nbsp一下子就使得名声这东西由虚变实,正是眼见为实,众人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

    nbsp这可是代表着官家的体面,朝廷的认可,荣耀的象征。

    nbsp不用卖弄嘴皮子,一眼就能从这字面联想到其中的辉煌内涵,这可是一辈子都有得吹的光辉事迹。

    nbsp“当然,这是县尊大老爷为首次乡贤募捐者专门书写,以后但凡再有类似之事,是绝没有这个待遇了的。”方唐镜又加了一把火,大不了下次写点别的,反正汉字浩如烟海,你懂的。

    nbsp这就是贵宾待遇了,人总是有攀比心的,这独一份的东西,走过路过不容错过。

    nbsp要知道,牌匾这东西即可以挂在正堂,又可以挂在大门,可谓是正宗的“光耀门楣”。

    nbsp有了这么独一份的牌匾,相当于在额头上写着“我是乡贤”!何等有面子?

    nbsp什么朱漆大门,雕梁画栋,亭台楼阁与之一比,档次就掉了七八条街。

    nbsp这可是出自堂堂县尊太爷之手,即镇宅又辟邪,从风水学的角度来看,贵气逼人,也是极好的。

    nbsp众人眼珠子都红了,婶可忍叔不可忍,都这时候,你还在啰几吧哆,有人不等方唐镜说完,直接就举牌高喊“我出一千两!”

    nbsp旁边立即就有人嗤之以鼻:“一千两算个毛球,我出一千一百两。”

    nbsp更有人抓住这人漏洞:“你没举牌,不算!我出一千一百五十两。”

    nbsp便有人表示不服:“一千一百五十两很了不起么,我出一千二百两。”

    nbsp“姓程的匹夫,凭什么我捐一千一百五,你就捐一千二,莫非想压我一头!”

    nbsp“咦,王老秋,你这铁公鸡,没钱趁早滚蛋,没的在这里丢人现眼。”

    nbsp“你敢骂我,真真不知马王爷几只眼,要不咱们到练练!”

    nbsp“练练就练练,咱家的家奴可是跟鞑子干过的义民,到时不要说欺负你家的庄家把式!”

    nbsp老爷们是动口的,打架这种事自然是由家奴代劳。

    nbsp众人看着吵架的两位,都是酒色掏空了身子的风吹即倒型,不由大笑。

    nbsp就在人群闹哄哄的时候,主台上一个傲然的声音打断:“我出一千七百两!”

    nbsp一下子抬了五百两,好大手笔!

    nbsp所有人都是呆了一呆,抬头看去,正是那指谪裘员外有功而被方唐镜请到主台上的老者。

    nbsp原本所有人都以为老者虽说书读得不少,看样子却是个穷得揭不开锅的,乃是打酱油的典型。殊不料竟然一开口就碾压全场,当真是财不可貌相的典型。

  &nb

第35章 拍卖会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