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伪君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江泉奏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新书网]https://m.xinbook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水也,欲其常通,故以通政为名,设通政司。

    nbsp通政司,俗称银台。

    nbsp长官为通政使﹐正三品﹔其下设左﹑右通政和左﹑右参议等官佐理政务。

    nbsp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

    nbsp早朝时汇进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有径自封进参驳之。

    nbsp午朝引奏臣民之言事者﹐有机密则不时入奏。

    nbsp通政使为九卿之一,但这周文韶平日颇为低调,也没有什么建树。

    nbsp在众人眼里几乎是隐形人,少有奏事的时候,此时他有本奏?能有什么好奏的?

    nbsp“卿所奏何事?”成化皇帝问道。

    nbsp“臣并非自己有事要奏,而是接到江泉知县奏折,因滋事体大,臣不敢怠慢,恭请圣裁。”

    nbsp这么巧?咱们这边正在争执江泉事宜,那边通政司就有奏折递上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为什么早不到晚不到,偏偏这个时候到?

    nbsp众人似乎感觉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

    nbsp“呈上来。”成化皇帝淡淡道。

    nbsp“呃,这个,请皇上稍待片刻,奏章仍存在衙门,微臣昨日已过目,尚不曾来得及转送内阁。”周文韶老脸微红,解释道。

    nbsp百官这才释然,原来奏章也是有的,只不过是慢了一点。

    nbsp只有万安心头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还是太巧了,抠在这个时间点上。

    nbsp若是廷议之前能看到这份奏折,说不定自己之前就不会有那一番言论。

    nbsp若是江泉知县所言属实,那自己之前,可就把汪直和皇帝统统都得罪了一遍。

    nbsp万安的感觉并没有错,这周文韶是汪直的人。

    nbsp因些江泉县的奏折才能“不早不晚”,“恰巧”踩着点出现。

    nbsp这当然又是方唐镜这厮的馊主意。

    nbsp身为曾经在现代文明里摸爬滚打过来的三无青年,深知信息的重要性。

    nbsp掌握了制信息权,就是掌握了先机,快一步,先发制人。

    nbsp所以方唐镜给汪直的建议是,如果你想活得久一点,最好的法子就是渗透通政司。

    nbsp而若想活得好一点,最好的法子就是绑定通政使。

    nbsp这个时候,不论是拍皇帝马屁,还是凸显自己的政绩,又或者针对某事某人弹劾,能动用的正式武器就是奏章。

    nbsp掌握了通政司,就相当于全面洞察了天下官员的动向和意图。

    nbsp在大明,通政司的重要性往往会被忽略,只把它当作一个通达上下,收发文书的部门。

    nbsp因此历代正人君子和大奸大恶都很好在意。

    nbsp唯有一个人做得很好。

    nbsp这个人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奸相严嵩。

    nbsp实事求事的说,严嵩的顶头上司——嘉靖帝,在古今帝王里也算得上是相当厉害的一位。

    nbsp纵然没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般的英明神武,但论心机手腕,也绝对是一等一的人物。

    nbsp甩了大多数帝王好几条街,可谓是第二梯队里的领军式人物。

    nbsp而严嵩能在这样一位厉害帝王手下把持朝纲十余年,实在是相当了不起。

    nbsp取得这样的成绩,跟他一手把持了通政司是分不开的。

    nbsp有此“后车之鉴”,方唐镜为了把西厂绑牢到自己的战车上,当然是不吝指点的。

    nbsp而汪直也是下了大本钱,亲自出马,这才有了今日之事。

    nbsp当然,现在周文韶此举还远远谈不上投靠汪直,只能算是一个合作的开头。

    nbsp但只要有了合作,沉沦的日子就不远了。

    nbsp通政司距离文华殿并不远,很快就有人将江泉县令的奏折拿来。

    nbsp“覃昌,念吧,让朕与百官都听听,江泉县是怎么做的。”成化皇帝吩咐。

    nbsp“奴才遵旨。”

    nbsp覃昌打开奏折,深吸了一口气,开始逐字逐句地念了出来。

    喜欢。

第221章 江泉奏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